LDAC 是索尼研發(fā)的一種無線音頻編碼技術,它最早在 2015 年的 CES 消費電子設備大展上亮相。在當時,索尼表示比起標準的藍牙編碼、壓縮系統,LDAC 技術要高效三倍之多。這樣一來,那些高解析度的音頻文件在進行無線傳輸的時候就不會被過分壓縮,以至于極大損失音質了。
LDAC 定義:
按照索尼官方給出的定義,LDAC 就是一種能夠無線傳輸高解析度音頻的編碼技術,讓用戶能夠通過無線的手段,傳輸碼率達到驚人的 990 kbps 的優(yōu)質音頻。
不同于諸如 SBC 這樣的傳統藍牙編碼技術,LDAC 在傳輸高解析音頻內容時,不會經過任何的劣化,而且讓設備能夠通過無線手段傳輸更多的數據,帶來更棒的音質表現。索尼表示,這主要是因為“更有效的編碼和經過優(yōu)化的信息封裝”。
LDAC 傳輸模式:
LDAC 提供了三種傳輸模式,首先是完全以質量為最優(yōu)先的 990 kbps 模式,接下來是默認的 660 kbps 普通模式,最后是和普通藍牙標準差不多的 330 kbps 模式,主要是為了保證連接質量。我們在 Android O 開發(fā)者預覽版的截圖中,可以看到 LDAC 在該系統里同樣提供了這三種傳輸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LDAC 所傳輸的同樣是一種有損音頻,而非無損,這一點索尼并不否認,它表示經過傳輸之后的音頻已經不是“高解析”了,而將其稱之為“高質量”音頻。不過官方宣稱,即便如此 LDAC 的傳輸造成的信息量損失仍舊比傳統的藍牙傳輸要少太多太多了。
LDAC 優(yōu)缺點:
LDAC 技術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保證了無線音頻傳輸也能夠有足夠多的信息量,這落實到實際的音樂聽感,就是聲音更加飽滿了。傳統的藍牙傳輸因為信息量缺失,顯得干癟貧乏,就好像在聽著沒有感情的聲音一樣,僅存一些可辨認的旋律。在 LDAC 技術的加持下,聲音的密度和力度顯得更高,音樂細節(jié)豐富許多,低頻也顯得更有深度,不僅是空泛的量,而是“質感”更強了。
當然了,你不能指望 LDAC 的聽感能夠和有線連接時相抗衡??紤]到兩者的傳輸速率和抗干擾能力的差距,這一點實在不現實。不過,LDAC 環(huán)境下的無線音樂,質量確實非常接近有線了。值得注意的是,LDAC 傳輸并不代表它能神奇到讓低碼率音頻也能出現超出它自身水平的效果,因為這個技術解決的是無線傳輸帶寬的問題。所以,在一定的限度內音頻碼率越高,LDAC 的潛力才能夠被更多地發(fā)揮出來。
不過 LDAC 在體驗上也有些不得不說的缺陷。首先是它的耗電量會比普通藍牙明顯高一些。另外,LDAC 的品質優(yōu)先模式很容易會受到 Wi-Fi 等無線信號的干擾,聲音會顯得斷斷續(xù)續(xù)。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選擇傳輸碼率更低的模式。
ldac技術iphone支持嗎?
LDAC 技術在過去幾乎算是“索尼專用”,只在它自家的手機、播放器、耳機、藍牙音箱上應用。因為 LDAC 技術依賴音源和揚聲系統的同時支持,這讓該技術成為了索尼設備的獨占亮點。而如今,只要是安裝了 Android O 的手機,就都能夠利用 LDAC,在支持該技術的播放系統上讓用戶享受無線的高清音樂了,但是在蘋果的iPhone手機上面暫且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