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控制器和外設之間的短距離電路板內連接,串行外設接口(SPI)和Inter-Integrated Circuit (I2C)接口是流行的事實上的通信標準。由于存在廣泛的硬件和軟件支持,SPI和I2C已被傳感器、執(zhí)行器和數據轉換器制造商廣泛采用。當控制器和外設位于同一電路板上、共享同一接地層且相距不遠(不大于1米)時,這些接口的實現相當簡單。
什么是SPI?SPI是串行外設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縮寫,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種同步串行接口技術,是一種高速、 全雙工、 同步的通信總線。
之前寫過一篇UART,通用串行異步通訊協(xié)議,感興趣可以參考一下《我打賭!你還不會UART》;因為UART沒有時鐘信號,無法控制何時發(fā)送數據,也無法保證雙發(fā)按照完全相同的速度接收數據。因此,雙方以不同的速度進行數據接收和發(fā)送,就會出現問題。如果要解決這個問題,UART為每個字節(jié)添加額外的起始位和停止位,以幫助接收器在數據到達時進行同步。
串行外設接口(SPI)是微控制器和外圍IC(如傳感器、ADC、DAC、移位寄存器、SRAM等)之間使用最廣泛的接口之一。本文先簡要說明SPI接口,然后介紹ADI公司支持SPI的模擬開關與多路轉換器,以及它們如何幫助減少系統(tǒng)電路板設計中的數字GPIO數量。
SPI總線系統(tǒng)是一種同步串行外設接口,它可以使MCU與各種外圍設備以串行方式進行通信以交換信息。正是由于有了通信方式,我們才能夠通過芯片控制各種各樣的外圍器件,實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現代科技。這里將以SPI為題,從編程角度來介紹SPI總線。
SPI,是一種高速的,全雙工,同步的通信總線,并且在芯片的管腳上只占用四根線,節(jié)約了芯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jié)省空間,提供方便,正是出于這種簡單易用的特性,現
針對需要掉電時進行高可靠性數據保存的大數據吞吐量應用。非易失性RAM解決方案簡化了設計,無需電池并減少了管腳數用于RAID存儲、工業(yè)自動化和網絡應用。美國加州圣何塞201
摘要:ADμC812是一種新型的集成12位數據采集系統(tǒng)。它的串行外設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可進行主機和多片從外圍器件的信息傳遞,即主機對從機的控制及從機
SPI,是一種高速的,全雙工,同步的通信總線,并且在芯片的管腳上只占用四根線,節(jié)約了芯片的管腳,同時為PCB的布局上節(jié)省空間,提供方便,正是出于這種簡單易用的特性,現在越來越多的芯片集成了這種通信協(xié)議。SPI
串行外設接口 (SPI) 總線是一個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的同步串行數據鏈路。它可用于在單個主控制器和一個或多個從設備之間交換數據。其簡單的實施方案只使用四條支持數據與控制的信號線(圖 1):雖然表 1 中的引腳名稱
串行外設接口 (SPI) 總線是一個工作在全雙工模式下的同步串行數據鏈路。它可用于在單個主控制器和一個或多個從設備之間交換數據。其簡單的實施方案只使用四條支持數據與
摘要:ADμC812是一種新型的集成12位數據采集系統(tǒng)。它的串行外設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可進行主機和多片從外圍器件的信息傳遞,即主機對從機的控制及從機
1 引言DSP(數字信號處理)的優(yōu)勢除了處理復雜的運算,特別適用于數字濾波、語音、視頻、圖象處理、通信以及高速實時測控系統(tǒng)中已成為現代信息處理技術的重要器件,極大地促進了信號處理和測控各個領域的學術研究、產
高速DSP串行外設接口設計
ADμC812的串行外設接口(SPI)及其應用
介紹了利用SPI口實現CAN總線隔離擴展的一種通信控制系統(tǒng),詳細敘述了此通信控制系統(tǒng)中主從通信模塊的硬件設計控制,軟件設計流程及實現方法。
介紹了利用SPI口實現CAN總線隔離擴展的一種通信控制系統(tǒng),詳細敘述了此通信控制系統(tǒng)中主從通信模塊的硬件設計控制,軟件設計流程及實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