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信道編碼上的第一次突破發(fā)生在1949年。R.Hamming和M.Golay提出了第一個實用的差錯控制編碼方案——漢明碼。漢明碼每4個比特編碼就需要3個比特的冗余校驗比特,編碼效率比較低,且在一個碼組中只能糾正單個的比特錯誤。隨后,M.Golay先生研究了漢明碼的缺點,提出了Golay碼。Golay碼在1979~1981年間被用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太空探測器Voyager的差錯控制系統(tǒng),將成百張木星和土星的彩色照片帶回地球。Golay碼之后是一種的新的分組碼——RM碼。
泰克全棧式電源測試解決方案來襲,讓AI數據中心突破性能極限
C 語言表達式與運算符進階挑戰(zhàn):白金十講 之(3)
2.1.uboot學習前傳
野火F429開發(fā)板-挑戰(zhàn)者教學視頻(提高篇)
C語言之9天掌握C語言
內容不相關 內容錯誤 其它
本站介紹 | 申請友情鏈接 | 歡迎投稿 | 隱私聲明 | 廣告業(yè)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誠聘英才
ICP許可證號:京ICP證070360號 21ic電子網 2000- 版權所有 用戶舉報窗口( 郵箱:macysun@21ic.com )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434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