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臺積電日本熊本工廠正式動工;11月,由日本政府牽頭8家公司合資的芯片公司Rapidus成立。
昨天,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臺北玉山科技論壇上發(fā)表了名為《半導體產業(yè)的新挑戰(zhàn)》的演講,其中談及赴日建廠的原因,并首次透露將派500~600名頂級工程師前往日本。
位于日本熊本的半導體生產工廠為Fab 23,是由臺積電、索尼以及電裝公司三家的合資公司Japan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JASM)負責運營。
據悉,該工廠總投資約為86億美金,而日本政府經濟產業(yè)省最高補助高達34億美金。
2022年4月開始破土動工,預計臺積電熊本工廠將于明年9月完工。該制造工廠將使用臺積電N12、N16、N22以及N28節(jié)點制造芯片,產能為大約5.5W片(300mm晶圓)/月,預計將在2024年底正式出貨。
該廠周圍就有索尼集團的半導體工廠,除此之外還有半導體設備巨頭東京電子(TEL)的生產工廠以及半導體工業(yè)氣體大廠大陽日酸等產業(yè)供應鏈,可見是經過仔細斟酌后選址的。
談及去日本建廠的原因,魏哲家表示,因為我們有一個最大客戶的最大供應商是日本廠商,如果我們最大的客戶的產品賣不出去,那么臺積電的先進制程芯片3/5nm將都會賣不出去,因此我們不得不支援這個供應商。
根據以往臺積電的財報很容易發(fā)現(xiàn)這個“最大客戶”就是蘋果公司,而這個“最大供應商”即為日本索尼集團。
今年11月,在日本政府的組織下,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索尼集團等8家巨頭公司聯(lián)合成立了要振興日本半導體計劃的Rapidus芯片公司,準備要突破2nm工藝,而目前臺積電最先進的制程是3nm工藝。
對此,魏哲家表示日本目前沒有3~7nm制程的工藝,甚至連10nm都不具備,如果直接要進入2nm,雖然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是本質上是彎道超車,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