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國聯(lián)通宣布,其5G網絡測試速率基本上已經全部能達到900+Mbps的速率,有些甚至能夠達到1.1Gbps。
眾所周知,我們平時在討論網速好壞時,都說的是“MB/s”,也就是每秒幾多兆,而且我們的手機頂欄的網速實時顯示中,其單位也是MB/s。當習慣了MB/s這種計量方式的時候,猛地看到Mbps這種計量方式,難免會第一時間愣住,然后慢慢回想一下這兩者之間的區(qū)別,最后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那么這個Mbps跟我們平常說的MB/s到底是不是一個意思呢?直接公布答案吧,不是,因為其中涉及到換算的問題,你不能想當然的認為美國的一元跟中國的一元其價值是一樣。
Mbps、Mb/s、MB/s傻傻分不清?
我們先來看一下?lián)Q算關系:
B=Byte
b=bit
1 Kb = 1024 bit
1 KB = 1024 Byte
1 Mb = 1024 Kb
1 MB = 1024 KB
1 Byte = 8 bit
1 MB = 8Mb
1 Mb = 0.125 MB
其中,bit(比特,1比特代表1個位)是信息的最小單位,是二進制數的一位包含的信息或2個選項中特別指定1個的需要信息量。一般來說,n比特的信息量可以表現(xiàn)出2的n次方種選擇。
而Byte(字節(jié))是計算機信息技術用于計量存儲容量的一種計量單位,作為一個單位來處理的一個二進制數字串,是構成信息的一個小單位。最常用的字節(jié)是八位的字節(jié),即它包含八位的二進制數。一個位就代表一個0或1(即二進制),每8個位組成一個字節(jié)(Byte,簡寫為B)。
那么答案就出來了,1 Byte = 8 bit,每秒傳輸多少bit、每秒傳輸多少Byte,我們可以用Byte/s、bit/s來表示,換算一下就可以得出8Mbps=8Mb/s=1MB/s。
為什么網速用Mbps而不是MB/s呢
我們知道,計算機是以Bit和Byte作為計算單位,其中bit(比特)是電腦辨識訊息的最小單位,再上一個更大的單位為Byte(字節(jié))。
一般來說,數據傳輸大多是以“位”(bit,又名“比特”)為單位的,這也就是為什么網速的單位都是Mbps而不是MB/s了,而數據存儲是則以“字節(jié)”(Byte)為單位,比如硬盤的讀寫速度一般就用的是MB/S。
無論是以Byte還是bit作為網速單位其實都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在在書寫單位時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寫,此時B字母的大小寫真的可以稱之為“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總結:
其實運營商等在宣傳的時候,Mbps作為網絡速率單位是最正確的,因為數據的傳輸以及運營商在流量收費的時候都是按照比特來計算的;通常,運營商說的1M寬帶的M是指Mb/s,也就是Mbps,換算一下的話,1M寬帶下載速度也就是128KB/s,再去掉損耗的話就是120KB/s左右。
以此類推,10M寬帶的最快下載速度是1.25MB/s,100M的寬帶最快下載速度是12.5MB/s。但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MB/s符合我們大眾的生活習慣,而且也便于理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