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華爾街日報》以“萬物的未來”為題,報道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善電網。《華爾街日報》稱,人工智能是“保持照明的關鍵”。文章解釋了電力公司如何“轉向人工智能、無人機和傳感器,以減少停電、節(jié)約資金并幫助運營日益復雜的電網。”
此外,通過這樣做,他們在短短10多年的時間里將颶風導致的停電恢復時間縮短了近一半。但這些改進僅僅是人工智能如何管理未來電網的開始。區(qū)塊鏈驅動的人工智能將是全球電力基礎設施的關鍵。不難想象這將很快成功。
太陽能電池板價格暴跌
未來的能源經濟將是可持續(xù)和零碳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到2018年,每千瓦時太陽能的價格已經低于煤和天然氣的價格。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太陽能電池板價格一直呈拋物線下降趨勢。在過去的12年中,太陽能價格已經低于20世紀70年代的水平,現在又大幅下降。
未來的電網
那么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如果你跟隨趨勢線,太陽能會變得非常便宜。如此便宜,事實上,電網將不再是從工廠到終端用戶的單向通道。相反,它將是一個由電力用戶/生產者組成的分布式生態(tài)系統(tǒng)。那些沒有使用太陽能屋頂瓦和太陽能車道/天井攤鋪機生產的所有能源的人將把它推上電網。那些消費別人盈余電力的人要交一定的費用。
區(qū)塊鏈將如何管理電網
所有這些持續(xù)的電力微交易都將由區(qū)塊鏈驅動的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s)來調解和記錄。這些DAO可能位于以太坊虛擬機上,也可能位于還不存在的東西上。誰知道呢?但是,電力將變得非常便宜,只有微交易才能夠完成管理未來能源經濟的任務。對于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的基礎技術來說,這是一個完美的用例。而第二層技術就在它們上面,像閃電網絡,可以處理sub-satoshi數量。(在撰寫本文時,這還不到0.00008683美元。)
由于比特幣是電力密集型產品,比特幣經濟對工業(yè)能源成本的波動非常敏感。在這方面,加密貨幣行業(yè)已經看到了貨幣單位與電力之間的密切關系。通過以太坊,我們看到了如何創(chuàng)建分布式的、自主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來根據一套預定的規(guī)則來管理任何數字復雜系統(tǒng)。這將包括日益復雜的電力基礎設施。區(qū)塊鏈將管理能源經濟。你會自動為你使用的能源付費,并自動為你創(chuàng)造的能源獲得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