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手機拍攝主要有高像素和提高傳感器尺寸這兩大基本要求。小米和三星這兩家手機生產(chǎn)商可以說是高像素的代表,小米和三星之前都發(fā)布過擁有1.08億像素傳感器的手機。而華為則為超大底傳感器的代表。
這兩種說法誰更正確,這里我們不爭論,不過這并不代表兩種方向就是矛盾的。從手機拍攝模組發(fā)展的方向來看,往往更高像素的傳感器,它的傳感器尺寸也會逐漸提升,特別到了億級像素之后,傳感器的尺寸不可能太小。比如說三星最早的500萬像素傳感器,大底尺寸為1/5.27英寸;到了6400萬像素的時候,尺寸已經(jīng)達到了1/1.72英寸。而在小米的兩款手機主攝為1.08億像素的攝像頭上,傳感器已經(jīng)做到了1/1.33英寸。
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手機拍照像素的提升實際上也伴隨著傳感器的增大。盡管老話說相機底大一級壓死人,但兩者在手機上并不是非此即彼,手機的拍攝水準事實上和兩者都密不可分。
所以手機的拍照性能要進一步提升,很顯然還得從大底尺寸和像素值上去下功夫。據(jù)悉三星已經(jīng)準備量產(chǎn)1.5億像素的傳感器,而且大底尺寸更是前無古人的來到了1英寸的規(guī)模上。這個傳感器的尺寸已經(jīng)和幾年前的微單傳感器尺寸相似,比如說當年尼康的J系列以及松下的GX系列微單,都是采用的1英寸傳感器的尺寸。
那么可以說,在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發(fā)展后,手機的相機傳感器,終于趕上了10年前的微單……
如果三星開始量產(chǎn)1.5億像素傳感器的話,那么將采用支持ISOCELL Bright HM1的Nonacell技術(shù),同時也能通過九像素合一的技術(shù)生成1600萬像素的照片,這種技術(shù)使用三星S20 Ultra手機上,小米CC9 Pro和小米10只有四像素合一,要落后一些。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那么在今天秋季,我們就可能看到有手機搭載三星這顆1.5億像素的傳感器了。
當然,第一家使用這顆傳感器的手機廠商,很有可能還是小米。一來小米曾經(jīng)參與了三星HMX一億像素傳感器的研發(fā),從技術(shù)和經(jīng)驗上更為適配三星的相機傳感器。二來小米通常都有在秋季發(fā)布一些新機的舉措,去年是CC9系列,今年要是在秋季推出CC10系列,甚至推出小米MIX 4也不是沒有可能,屆時1.5億像素1英寸大底將成為有力的賣點。
此外,除了小米之外,OPPO以及vivo也有傳聞將在明年春天的旗艦手機上,采用三星這顆1.5億像素的超大底傳感器,搭配高通驍龍875使用。不管如何,至少三星的這顆傳感器是不愁沒有市場的。
除了1.5億像素的傳感器外,三星還在積極開發(fā)更高像素的傳感器,比如說專用于手機的2.5億像素傳感器。不過現(xiàn)在還不知道這顆傳感器的光學(xué)元件尺寸,但如果1.5億像素傳感器使用1英寸大底的話,2.5億像素傳感器起碼也得是1英寸起步了,甚至不排除更大。
不過我們現(xiàn)在的疑惑是,要將1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傳感器放到手機上,那么手機的厚度以及重量必然要受到影響。今年最大底的華為P40 Pro以及最全面的旗艦OPPO Find X2 Pro,厚度已經(jīng)來到9mm,重量也超過了200g。如果將這么大的底裝入手機中,再加上配套的其他元件,個人很擔心手機會不會越來越重以及越來越厚,如果真是這樣,恐怕也是得不償失的選擇,畢竟手機的便攜性和設(shè)計感還是很重要的。
最后要說的是,盡管大底追上了當年的微單,但這并不表示手機拍照的畫質(zhì)就會和微單或者單反持平,畢竟除了像素和大底之外,其他很多因素也會影響拍照的水準,包括拍攝硬件系統(tǒng)中的其他元件,特別是鏡頭的優(yōu)劣以及各種技術(shù),再加上操作的模式等等。手機限于尺寸還是會有較大的障礙,更別說和單反微單去比內(nèi)部拍攝系統(tǒng)的精密度了。
但不管如何,今年我們就能看到拍照能力更強的手機,這怎么看也是一件好事。對于廠商有了宣傳的空間以及漲價的理由;而對于用戶而言,單項功能的提升永遠是值得追求的;哪怕是吃瓜群眾,也可以在不同手機上對比一下,哪怕有一款手機能在拍照上干翻華為旗艦,恐怕也會讓人津津樂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