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公眾科學素養(yǎng),5月18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舉辦了以“人工智能,讓世界更美好”為主題的第十五屆“自動化之光”公眾科學日活動。
自動化所黨委書記牟克雄與小朋友一起體驗漢字書法體驗臺
小朋友正與機器人互動
正值我國七十華誕,今年的“自動化之光”公眾科學日以人工智能和腦科學兩個前沿領域為劃分,打造科學展示和科學體驗兩個環(huán)節(jié),展示自動化所近年來在類腦智能、智能博弈、視聽覺認知等智能技術領域的特色創(chuàng)新成果,將科技強國思想融入其中,用實際成果來詮釋人工智能技術惠及社會的美好前景。
活動日當天,19項科學展示項目、13項科學體驗項目、4場科普講座及一場精彩絕倫的多無人車智能集群表演,以多彩的表現(xiàn)形式,帶領公眾走進科學殿堂;又通過有趣的互動體驗,讓高端科技走近生活,在青少年心中埋下科學的種子。一飽眼福之后,公眾還可以在科普講座區(qū)聆聽這些巧妙成果背后強大的技術支撐,感受AI帶給世界的革命性影響,在高效神經(jīng)網(wǎng)絡,三維顯示中來一場腦力風暴。
此外,著名主持人、制片人王雪純作為央視王牌科技節(jié)目《加油向未來》的制片人也走進了自動化所,進行題為《加油向未來·與科學家的1小時》的專題報告。
與前幾屆活動相比,今年公眾科學日聚焦結合公眾和社會的需求,響應習總書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遠大愿景,注重參觀群體的廣泛性,圍繞“人工智能,讓世界更美好”的主題,讓人工智能“看得到摸得著”,讓公眾了解人工智能、期待人工智能的進步推動人類社會溫暖光明的發(fā)展。
據(jù)了解,多年來,中科院自動化所一直堅持科技創(chuàng)新服務于民的理念,向社會公眾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公眾素養(yǎng),同時促進年輕一代科技創(chuàng)新理念的不斷提升。自2005年起,研究所連續(xù)十余年舉辦“自動化之光”公眾科學日活動,吸引了各界群眾和大中小學生前來參觀,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影響和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