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被AI賦能的“人”取代
02
近日,微軟(中國)CTO韋青在《深度學習》交流會上,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關于人工智能的看法。 在他看來,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的一種方式。人工智能非常廣泛,其中機器學習是一方面,深度學習又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域。我認為深度學習不僅僅
近日,微軟(中國)CTO韋青在《深度學習》交流會上,發(fā)表了自己的一些關于人工智能的看法。
在他看來,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的一種方式。人工智能非常廣泛,其中機器學習是一方面,深度學習又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子域。我認為深度學習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思維范式的轉(zhuǎn)變。
在全球范圍內(nèi)由于技術的進步引發(fā)的新話題層出不窮,我們不斷接收到新的理念。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人發(fā)現(xiàn),人類開始進入“無人區(qū)”,沒有一個大思想家或者大哲學家能夠告訴我們未來會怎么樣。所以人們產(chǎn)生了很多爭論,關于人工智能的爭論,關于機器智能的爭論,關于機器人的爭論,關于技術和人類關系的爭論等等。
韋青援引微軟CEO薩提亞的演講內(nèi)容表示,未來沒有人引導我們,那么我們可以以史為鑒,看看歷史上發(fā)生過什么。
他提到,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到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之間,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化時代?!拔野堰@個階段總結為四種態(tài)度和四種結局。當時有很多有影響力的全球性的公司,他們用蒸汽力量代替人的四肢。但當電氣出現(xiàn)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公司態(tài)度是看不起電,因為開始的階段電的效率并不夠高。第一類公司的想法是電力不行,效率低,沒有未來,蒸汽力量足夠了,一百年之后他們被淘汰了?!?/p>
第二類公司放下一些包袱,認為電是新生生物,也有潛在發(fā)展的可能性,但是仍然堅信蒸汽機的力量,堅信只要對蒸汽機進行改良一樣可以保持競爭力,這些公司也被淘汰掉了。
最可惜是第三類公司,他們已經(jīng)放下舊的生產(chǎn)力,開始擁抱新的生產(chǎn)力和形成新的生產(chǎn)關系,但是思維方式?jīng)]有改變。他們認為自己全面擁抱電氣化時代,已經(jīng)產(chǎn)生比蒸汽機時代超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但是他們還在跟蒸汽機相比,這些公司最終也被淘汰掉了。薩提亞在會上提到,我們做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只有不到5%的公司在那個時代完成了轉(zhuǎn)型和飛躍,真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
當時大部分企業(yè)對于電氣化的觀念只是能點多少盞燈,或者生產(chǎn)線能夠提高多少效率。只有5%的公司選擇徹底放下包袱,忘記什么是電氣,什么是蒸汽,而是把它們都當成是工具。這些公司要的就是進入新的時代。這代表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優(yōu)秀的用戶體驗和產(chǎn)品品質(zhì)。
韋青說,微軟在跟客戶的交流中也有思考,是否需要做思維的轉(zhuǎn)變,才有可能真正理解這一輪技術變革是怎么回事。如果我們還抱著老的觀念,抱著產(chǎn)生問題時候的觀念,我們真能夠理解這個偉大的時代將帶給我們的輝煌未來嗎?
我們是否需要先把我們認為的所有成見都放掉,然后再來看現(xiàn)在的技術到底怎么回事?我們也知道深度學習只是機器學習、人工智能的一部分,我們要把深度學習的包袱也放下,擴展到我們進入的這個時代來思考。
理解時代特點,我們要了解深度學習,了解機器學習,進而了解人類學習特點,但是更重要是什么?我們要號準時代的脈搏,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要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策略,才能夠跟上時代的腳步。我們既不要成為時代的棄兒,也不希望成為烈士,我們最希望成為一個先行者。這個時代最大特征就是機器從代替人的四肢開始,已經(jīng)于無聲處開始代替人的大腦,甚至會慢慢代替所有能夠出現(xiàn)模型的人類能力。明白這一點我們才可以理解所處的時代。
面對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一種人選擇放棄自己,一種人會產(chǎn)生絕對的抗拒心理,不去主動擁抱這種能力,這都是有問題的。因為這種能力確實很強大,你不去擁抱的話,有可能被去擁抱這種能力的人類所淘汰掉了,被他們產(chǎn)生降維打擊的能力了,這個其實很危險的。
與其說是機器或者人工智能,或者機器智能會代替人,倒不如說掌握了機器智能人類變成一種超人類,他們會把不具備這種能力的人類所代替掉,或者所降維打擊掉。作者特倫斯的良苦用心是希望我們做一個合格的地球人。為什么不是說作為一個美國人或者中國人?因為地球上的人類都面臨這樣的挑戰(zhàn),都面臨我們?nèi)绾胃鷻C器智能相處,如何提高我們能力,才能使我們具備更高的能力來應變這個時代的挑戰(zhàn)。人工智能帶來的這種降維打擊還是很強大的,如果我們不認真的應對,去努力學習,并且去積極擁抱這種能力,有可能就真的被降維打擊了。
那么,如何理解人工智能?韋青總結了以下幾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