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DIY老玩家,當我在萬能的朋友圈得知某款即將發(fā)布的游戲手機居然配備了10GB內存,甚至夸張地采用風冷+液冷雙散熱的時候。我尷尬的看著我身旁那臺早已征戰(zhàn)多年i7-2600K和8GB內存平臺的老機器,內心久久無法淡定……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前二十年屬于互聯(lián)網時代,PC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前十年則迎來了移動互聯(lián)時代,手機搶占了電腦的風頭,成為全球前沿科技的載體。盡管道理都懂,趨勢也看得明白。但看到手機的配置已經逐步超過電腦,內心難免有些唏噓感慨。
小米MIX 3(6GB RAM/全網通)
國產眾多旗艦手機即將邁入10GB大運存時代
目前國產旗艦手機標配8GB運存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經過了解發(fā)現(xiàn),一大波新旗艦手機即將跨越8GB的門檻,朝著10GB級別的運存容量大步邁進。尤其是在最近一段時間,搭載10GB運存容量的國產新旗艦即將接踵而來,嫣然一道風景。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目前主流民用電腦的內存容量應該還停留在8GB級別,一些高端游戲玩家或者偏專業(yè)應用領域會用到16GB甚至更高。但其實如果本著夠用的原則,相信8GB內存容量在Windows平臺下已經足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了。
8GB內存已成為電腦主機多年的“標配”
不記得從什么時候開始,8GB這個內存容量標準已經在電腦平臺上存在很久很久了。似乎在多年以前,人們攢機或購買電腦整機就設定了這個“坎兒”,這么多年也始終沒有邁過去。而反觀手機市場,早年間有個2GB大運存已經是令人羨慕的事兒,如今6GB已成為標配,8GB僅僅是輕奢,10GB反而成了未來的大趨勢。
手機運存容量正式超越電腦,這個事兒您咋看呢?相信說到這里,一定會引來一批蘋果用戶不懷好意的笑,因為蘋果用戶似乎從不關心運存的大小,即使蘋果網站也看不到任何宣傳運存容量的字眼。而在安卓陣營中,由于系統(tǒng)的機制不同,運存成為了核心參數(shù)。
話說回來,大雖然沒什么不好,但大也要有個邊兒。玩過DIY的都知道有個詞叫做“木桶原理”,系統(tǒng)綜合性能往往由短板決定。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多年以前的“唯像素論”,像素高的拍照效果一定要比像素低的強……
考慮到未來5G時代的高速數(shù)據(jù)吞吐和未來大型手機游戲的體積爆發(fā),10GB運存或許在未來的1-2年才會有真正的用武之地。由于手機的更換周期相對較短,目前6GB-8GB其實已經完全可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用戶的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