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芯片助力華為彎道超車
在電子芯片發(fā)展的領域里,我國一直處于弱勢,其中與西方的差距并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彌補上的。再加上西方的技術封鎖,我國半導體行業(yè)更是前后夾擊。不過在當下緊張時刻,我國研發(fā)的一項新技術有了進展,同時這也為我國芯片的發(fā)展打開了新的大門。
光子芯片運用的是半導體發(fā)光技術,發(fā)光現(xiàn)象屬半導體中的直接發(fā)光。2015年12月,美國三所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fā)出一款光子芯片,它可以用光來傳輸數(shù)據,速度比過去的芯片大幅提升,能耗也大大減少。
如今我們一直在談追趕,但當我們進步的同時,不可否認西方也在進步,因此這樣的追趕是一個永無止境追趕,但我國“另辟蹊徑”專攻新技術或許就要結束“龜兔賽跑”這個故事了。
對比電子芯片,光子芯片存在著天然的優(yōu)勢。就像現(xiàn)在汽車制造業(yè)的趨勢一樣,過去的內燃機汽車早晚要被新型的電動車或新能源汽車取代,因為它的種種弊端已經暴露無遺。而新時代的汽車不僅彌補了環(huán)保問題,甚至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加速體驗,完全有能力替代那批老家伙。
光子芯片也正是如此,它的功耗僅為電子芯片的1/10,計算能力卻卻超起10倍以上,同時還有抗干擾低延遲的效果。若是將其全面覆蓋使用在手機等移動電子產品上,極有可能帶來顛覆性的芯片革命。
我國的光子芯片已經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而且早已研制出全球首個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芯片?,F(xiàn)在科技大國都在AI技術領域大展身手,但因為芯片技術的瓶頸,許多人工智能的功能都難以實現(xiàn),但光子芯片卻為技術突破帶來了可能性。
光子芯片融合人工智能、光電子集成和微電子等多領域技術創(chuàng)新,國內已經量產光子芯片,使用自己的成熟生產工藝。硅光AI芯片未來可能完全替代進口芯片,若是將光子芯片的制程工藝放在電子芯片之上,就極有可能扭轉我國無法生產高端芯片的局面。
不可否認要讓國產光刻機突破5nm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實際上國內的光子芯片以及光子技術卻發(fā)展平穩(wěn),進步顯著的。如果高端芯片的制造有了突破口,那么受困的華為肯定也不會閑著,相信不久的未來就能讓全世界看到華為的“彎道超車”。
光子芯片產品將完全改變人們對現(xiàn)有的各種各樣“燈”的概念,這種全新意義的照明將逐步替代白熾燈和熒光燈,讓燈泡、燈管、鎢絲等名詞逐漸消失,這將給人類照明史帶來繼愛迪生發(fā)明電燈之后的又一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