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人類的辯論賽,AI既然戰(zhàn)勝了人類高手
人類選手 Noa Ovadia 的音調(diào)更加的抑揚頓挫,而且她還有著機器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有表情、有動作,能傳遞更豐富的信息。
盡管如此,AI 還是拿下一局,不是嗎?
會辯論的 AI 有什么用
雖然「舌頭」不靈活,不過好在 Project Debater 在辯論中表達的信息量大呀,這對查數(shù)據(jù)困難癥來說的確是福音了。
這有賴于 IBM 讓 Project Debater 具備了數(shù)據(jù)驅(qū)動的寫作能力、語音表達能力、以及聽取語音并提煉要點、確定反駁論點的能力。
Project Debater 具有非常強大的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能夠處理幾十個主題相關的數(shù)百萬篇新聞,然后將文章中的要點片段提取出來,重新組合潤色成為流暢的文章。
處理海量數(shù)據(jù)可能不是最難的,但對于計算器來說,這種水平的數(shù)據(jù)查詢整理及寫作能力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了。
Project Debater 的這種能力擴展了 IBM 超級計算器 Watson 的功能,IBM 正在用它來挖掘龐大的內(nèi)部數(shù)據(jù)集——比如幫助醫(yī)生診斷不同類型的癌癥。
其實,除了處理數(shù)據(jù)和打辯論賽,IBM 的這項研究最初是為了制造出更為復雜的虛擬助理——畢竟,當你在使用目前的語音助手 Siri、Alexa 或是小愛同學的時候,總覺得它們前言不搭后語,且無法完成什么復雜的思考和任務。
語音助手可能暫時還沒有面世,但 Project Debater 的「思考判斷」能力卻能夠為人類社會所用。
比如,當人類在進行企業(yè)決策或反恐分析時,往往會存在多個選擇,比如是否應該開展某項新業(yè)務、某個人是否構成安全威脅等。
而決策團隊成員在開會討論時,由于受到利益、情緒、立場和思維方式的影響,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互相矛盾的觀點,這就很容易爭個沒完沒了,甚至吵得不可開交。
Project Debater 就不一樣了,它可以不受感情因素和情緒的困擾,「理性」的聽取所有成員的對話,將所有證據(jù)和論據(jù)都考慮進去來進行判斷。
并且,如果人類的分析邏輯出現(xiàn)問題,Project Debater 會 diss 你呦。
外界評論
談到這次的人機辯論,不少報導都用了「令人印象深刻」、「里程碑」、「令人不安」甚至「毛骨悚然」等形容詞。
連 Project Debater 的人類對手都表示「震驚」。
每當這樣的時刻,總有人特別關心人類的終極命運。當然和之前一樣,也有人指責這又是一次 IBM 的過度營銷。
Reddit 用戶 TaupeRanger 言辭激烈的表示:如果 Project Debater 真能做到 IBM 所說的事情,那是史無前例的進步。但 IBM 歷史上常見毫無價值的技術嘩眾取寵,這次也不例外。
的確,曾經(jīng) IBM 也有過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技術展示。
比如當年深藍擊敗國際象棋大師卡斯珀羅夫,沃森在《Jeopardy!》問答節(jié)目中,擊敗人類高手等等。當然也確實有一些夸大的時候。
去年 5 月,風險投資公司 Social Capital 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 Chamath Palihapitiya 在 CNBC 節(jié)目《Closing Bell》中直言 IBM 在人工智能上毫無優(yōu)勢:「我就說白了吧,沃森就是個笑話」。
其實也不僅僅是 IBM。
DeepMind 也是一個非常善于宣傳造勢的公司。只不過,DeepMind 的 AlphaGo 確實取得了實打?qū)嵉捏@人成就。
前不久,Google 展示了一個能打預訂電話的人工智能: Google Duplex。而且新任 Alphabet 董事長,宣稱這個 AI 已經(jīng)在特定領域,通過了圖靈測試。顯然,這也引發(fā)了一波外界的質(zhì)疑。
PlaceIQ 高級副總裁 Drew Breunig 認同辯論 AI 是一個有意義且值得重視的想法,但他擔心Project Debater展示過程中的誤導和不公正。
還有用戶說:我就想知道,IBM 團隊花了多久時間,才說服他們自己,給這個 AI 起了一個普通的名字~
總會有質(zhì)疑,路漫漫且修遠。
正如 IBM 所說:辯論,只是一個開始。
問答 Project Debater
1、目標是什么?
Project Debater 是由 IBM Research 開發(fā)的一項 AI 技術,旨在通過公正的辯論來擴展人們的思維。IBM 研究人員正在通過教授計算器來探索人工智能的界限,以創(chuàng)造引人入勝且信息更加豐富的觀點。
這個項目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系統(tǒng),幫助人們在答案不是非黑即白時,作出基于證據(jù)的決定。Project Debater 從 2012 年開始研發(fā),是深藍和沃森之后,IBM在 AI 領域的下一個里程碑。
2、和 AI 助手有什么區(qū)別?
AI 助手在一些任務上已經(jīng)非常在行。而 Project Debater 希望通過 AI 技術形成長篇討論,并就各種沒有正確或錯誤答案的主題,提供公正的論點。
3、為什么教機器辯論?
從文化上講,辯論的起源不是沖突和競爭,而是民主和討論。辯論豐富了決策制定的過程,幫助人們權衡新想法、新理念的利弊。
辯論是文明社會的核心。我們辯論不只是為了獲得他人的認同,也是為了理解和學習彼此的觀點。未來,我們相信機器可以幫助人類更好的做決定。
4、Project Debater 如何學會一個話題?
實際上,它沒有學會某一話題,但是能夠可用數(shù)據(jù),快速創(chuàng)建一個有說服力的論述。這個系統(tǒng)被訓練用來討論不熟悉的話題,只要語料庫中有大量的相關內(nèi)容。
5、它的論點是怎么形成的?
對于給定的主題,這個 AI 系統(tǒng)會搜索大量的知識,尋找最相關的觀點和證據(jù),然后在其中選擇最吸引人、最多樣化、支持度最高的論點,然后把這些構建成一個完整的觀點加以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