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人工智能”新崛起,基于AI技術的各種智能機器人,也開始頻繁出現(xiàn)在消費者的視線范圍內。無論是各種類型的玩具、教育展會,還是線上線下火熱的交易平臺,寓教于樂的教育功能機器人,已成為當下高端教育產(chǎn)品的典型代表。
智能機器人成孩子成長“好伙伴”
無論是呀呀學語的幼童,還是剛剛步入校園的學生,形形色色的教育機器人似乎已經(jīng)成為伴隨其成長的“標配”。“我們這款智能機器人價格699元,功能非常強大,智能對話、特色課程、定時提醒,還能讓孩子體驗VR虛擬現(xiàn)實。”在第九屆北京玩博會上,智能機器人展區(qū)吸引著大量家長和小朋友的駐足,一個個外觀或科技感十足、或呆萌可愛的智能機器人成為展臺上的“小明星”。
目前的教育類智能機器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嬰幼兒的早教啟蒙機器人,另一種是針對學齡兒童的課程教育機器人。前者主要以互動對話、音樂詩歌、語言啟蒙為主要功能,后者則在相應學齡課程基礎上,加入了定位、遠程監(jiān)控、打卡記錄等,此外解決學習中的數(shù)理化難題也成為其一大賣點。記者注意到,盡管面對主流用戶的年齡段不同,但這些機器人大多通過本身硬件與內置學習軟件的結合,從而達到趣味教學的效果。
多數(shù)智能功能被指“雞肋”目前在售的智能教育機器人品牌和種類繁多,價格在二三十元到上萬元不等。經(jīng)對比后記者看到,零售價在500到1000元的教育機器人產(chǎn)品最為暢銷,而廣告曝光率頗高的智伴、未來小七、巴巴騰等品牌均在這個價位之內。超過1000元的則以學齡教育機器人為主,其主要宣傳功能多為“教育輔導”,多數(shù)還設有英語輔導、難題解答等特色課程。此外記者還看到,教育機器人中售價上萬的“奢侈品”,相對比則增加了更多非教育功能——空氣凈化、投影、手機實時監(jiān)控等。“購買過兩臺智能機器人,都是五六百元的產(chǎn)品,和想象中的‘智能’差距還是很大。”消費者張文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盡管教育機器人可以提供簡單的對話、播放,但基本上就是一臺傳統(tǒng)早教機。7月15日,記者選擇電商平臺中銷量最高的一款售價為798元的智能機器人,在其評價中看到,該機器人產(chǎn)品質疑聲音最多的就是其“智能”功能——數(shù)字計算錯誤率高、簡單對話識別困難、語音指令操作不暢……很多消費者在使用后表示,所謂的“智能早教”更像是一個最普通的早教機,其涉及AI等技術的人工智能功能操作起來問題多多。
還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業(yè)內人士徐應表示,所謂“人工智能”,是指可以對人意識、思維及思考過程進行模擬,并且可以進行深度學習,具備像人一樣的學習能力。而市面上在售的教育機器人的“智能”則更像是語音搜索引擎,僅可通過簡單的語音指令,進行識別和檢索。他表示,“事實上,這種所謂的智能早已經(jīng)在手機功能中得以實現(xiàn),所以說這樣的機器人更像是有機器人外形的智能手機,甚至很多功能還不及手機。”
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盧佳在接受消費日報記者采訪時坦言,從這些智能教育類機器人的功能表述上看,其所應用的并非是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技術。“我認為這些機器人相對于智能產(chǎn)品而言,更準確地應該是較為高端的玩具,其真正可以實現(xiàn)的教育作用并不明顯,但可以通過更生動的方式和趣味性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目前智能機器人除了少數(shù)知名品牌外,很多產(chǎn)品在營銷上多以網(wǎng)絡眾籌、電視購物甚至微商渠道中進行銷售,其中更以提升成績、實現(xiàn)語言突破等效果作為宣傳點。對此京師律師事務所鐘蘭安也表示,其中可能會涉及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構成虛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