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提出城市智能體概念,以數據為基礎,融合5G、云計算、物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qū)塊鏈、行業(yè)應用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數據驅動、具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城市級一體化智能協(xié)同體系。用數據驅動業(yè)務創(chuàng)新,通過全場景智慧、全要素聚合、全地域交付、全周期運營“四全”能力,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
如果將智慧城市比作生命體,數據就好比流淌在其中的血液,而網絡則是聯(lián)接生命體的血管和經脈。云網是城市智能化的基礎,是政企數字化轉型的“大動脈”,通過云與網的集合能力將算力和智能源源不斷的輸送給千行百業(yè),讓企業(yè)生產效率再次得到飛躍,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激發(fā)數字經濟活力。
智慧工廠、智慧樓宇、智慧醫(yī)療、智慧化工……小到門鎖,大到城市,幾乎萬物可智慧,本屆中國建筑科學大會暨綠色智慧建筑博覽會為參觀者描繪了清晰的智慧未來全景圖?!拔覀兊漠a品此次就應用在國家會展中心?!痹赟9號館設置展位的廣州市保倫電子有限公司大區(qū)總監(jiān)楊曦指著展廳墻上的音箱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帶來了自主設計的音視頻整體解決方案參展,基于5G技術的人工智能喊話系統(tǒng)能夠通過平臺進行遠程呼喊,可應用于消防廣播及日常播報。
峰會期間,華為數據通信產品線副總裁趙志鵬就表示:“華為城市云網將智能交互層感知的物聯(lián)數據高效上傳到云端,同時也將云端的算力高效下發(fā)給城市物聯(lián)終端,使能城市智慧治理和數字化轉型。城市云網提供一網興百業(yè)、一桿通千行、一屏統(tǒng)運營、一體化安全四大能力,打通城市智能體聯(lián)接經脈?!壁w志鵬說:“我們把應用推送到每個企業(yè)和每個家庭以及每個人,就需要無處不在的連接,用一張網把云上的應用和智慧的算力推到每個人每個家庭,這樣我們才能打造一個支撐整個智慧城市的發(fā)展的新底座。而在數據運營方面也要改變過去的運營思路,采用數據集約化管理的模式,讓數字政府圍繞一個智慧城市的業(yè)務建立,不再是依據網絡模型,而是依據業(yè)務模型,使網絡讓業(yè)務達到各個地方,真正促進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發(fā)展?!?
“此次參展,我們帶來兩個拳頭產品,自主研發(fā)的能源路由器和樓控系統(tǒng)?!痹诎步菸锫?lián)315平方米的展位上,天津安捷物聯(lián)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柏呈向記者介紹,以能源路由器為例,其通過物聯(lián)網等先進技術,能夠實現建筑物能源供給側與需求側的自動精準匹配。劉柏呈透露,此次除參展商身份,安捷物聯(lián)還為國家會展中心(天津)參與搭建了能源平臺系統(tǒng)。
曠視合伙人兼總裁付英波認為“靶向性策略”——以場景需求和問題求解為牽引是有效的。他還指出,雖然每個城市的應用不盡相同,但在技術實現的過程中仍可以找到有共性的應用需求,沉淀出相對通用的解決方案;重要的是積累好的樣板、好的經驗,未來面臨新的問題或場景,可以實現樂高積木組合式的復制和創(chuàng)新,實現為更多城市賦能。
付英波認為城市大腦的建設,首先就是要感知城市,把整個城市由物理空間到數字空間能進行孿生建設。但是從數據角度看,由于傳感設備的成本問題,城市感知遠未達到應有的密度和精度,“比如每個城市地下都有大量管網,是城市生存的血脈,這些管線的檢修與維護直接關系到城市能否很好地應對防汛、污水治理、能源使用等問題。我希望未來五年能看到更低成本、更好的傳感技術能夠落地實現?!逼浯危懔εc算法仍在相互促進中不斷演進,但在國內,無論是芯片產業(yè)的發(fā)展還是操作系統(tǒng)的中臺建設,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第三,從應用的角度看,未來的智慧城市還有更大的空間需要探索和落地,“一方面是to B的經濟、工業(yè)活動的生產空間,這是比城市管理更具想象力的領域;另一方面是to C的場景,包括家庭、汽車等個人生活空間,與生活品質息息相關,同樣需要技術來助推變革?!备队⒉ㄕf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