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大家好,我是小林哥。上周末都在寫Redis文章,不出意外后續(xù)走圖解Redis路線了,當然一直寫Redis大家也會膩,所以途中也會穿插MySQL相關(guān)的文章。上個周日晚不是LOLMSI比賽嘛,自從大學畢業(yè)后,就沒有玩過LOL游戲了,但是對于大型比賽還是回去看看,看個情懷。對于新出的隊...
大家好,我是小林哥。上周末都在寫 Redis 文章,不出意外后續(xù)走圖解 Redis 路線了,當然一直寫 Redis 大家也會膩,所以途中也會穿插 MySQL 相關(guān)的文章。上個周日晚不是 LOL MSI 比賽嘛,自從大學畢業(yè)后,就沒有玩過 LOL 游戲了,但是對于大型比賽還是回去看看,看個情懷。對于新出的隊伍,我基本都不認識了,沒有時間去關(guān)注新隊伍,我認識的隊伍基本還停留在 S8 的時候,所以只認識那時候的老隊伍了,感慨物是人非呀。當晚,我還身體力行體驗了一波「進程上下文的開銷」,一遍看游戲直播,一遍寫文章,當然這效率是真的很慢,因為我的大腦當然更愿意將眼睛停留在直播畫面,哈哈。扯完了,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在知乎上看到這么個問題:直博和讀完碩士再讀博,在能力上的差距有多大?雖然我也沒讀過研,但是也是很好奇這類問題,我覺得應(yīng)該也會有不少人好奇直博和讀完碩士再讀博的區(qū)別,所以,我從中選擇了兩個高贊回答,分享給大家,聽聽過來人的心聲,原文鏈接在底部,點擊即可跳轉(zhuǎn)。
作者:胖博士胖博士
能力上不會差多少,但是碩士讀博士可以直接上手,直博需要花很長時間探索科研的方法,所以直博前兩年有可能會比較痛苦。讀了碩士再讀博士,已經(jīng)做了兩年到三年的科研。在科研上已經(jīng)有所積累,對方法也有所了解。知道文章要怎么寫,要怎么避坑。而且還有一點,如果研究生讀的結(jié)果不好,或者覺得自己不是做研究的料,基本上都不會去讀博。所以讀了研再讀博的人本身就經(jīng)過了一道篩選。直博中也有很多本科發(fā)了n多文章的大牛,但是更多的還是成績很好,對科研懵懵懂懂的人。他們直博也許只是因為慣性,或者周圍的環(huán)境,卻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讀博。所以不少直博的人在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會很痛苦。如果實驗室有師兄師姐帶著可能還好一些,而如果老板是放羊吃草型的,真的會痛不欲生。分享我們實驗室的例子。我們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都很牛,用papermachine來形容也不為過。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們都讀過碩士,而且碩士階段就有不少文章。我們老板正好是放羊型的。放羊到了什么地步呢?自己選研究方向,自己投文章,自己寫基金申請,他基本上就是個掛名。師兄師姐們來了之后,沒有老板的束縛,正好天空任鳥飛,自由發(fā)揮。一個個生龍活虎,科研做的特別好。從我上一屆開始,實驗室的形式發(fā)生了變化。比我高一屆的師姐是北大畢業(yè),直接申請過來讀博士的,我也是本科畢業(yè)直接讀博。和我一屆的還有兩個小伙伴,一個新加坡本地每門課都是A 的學生,一個IIT,印度理工的朋友。我們都是本科直接讀博,我們也都集體翻車。我彷徨了兩年,第一個課題失敗了,被迫自己隨便選了一個新方向,在不能畢業(yè)的噩夢中惶惶不可終日。幸運的是,在第三年,結(jié)識了n年前從實驗室畢業(yè)的科研狂人師兄。他給了我很多建議和指導,終于在第四年半提交了論文,等我發(fā)完paper,老板準許我畢業(yè)答辯,已經(jīng)是第六個年頭。我徹底厭煩了做研究,雖然拿到了中科院的教職,但還是決定來到化妝品行業(yè)。師姐和我經(jīng)歷差不多,比我更慘,因為她沒有遇到可以幫助她的人,全靠自己摸索。在經(jīng)歷了四年噩夢般的科研生涯之后,終于在第五年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方向。發(fā)了兩篇影響因子6以上的文章,老板允許她提交論文。新加坡小伙伴比我們略好,因為他參加的是NUS和UIUC共同培養(yǎng)項目。在無頭蒼蠅般摸索了一年半之后,他去美國呆了半年,那邊的師兄師姐給了他不少指導。最后他比我早一個月提交論文。最慘的是印度人,第一年末直接被勒令退學了。所以直博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適合讀博士。另外,在大三大四最好是能跟著老師做一些科研項目。了解科研的坑,不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另外打算直博的朋友們,強烈建議找個負責任的年輕導師,他會教給你科研的方法,指導你做實驗。千萬不要找功成名就,放羊吃草型的老板,那樣意味著你要自己摸索很長時間才能入門。博士一共才四五年時間,浪費一兩年摸索就意味著肯定要延期!作者:歐陽朝云
別人讀碩士畢竟有2-3年的訓練,比你白紙一張肯定要更早進入狀態(tài)。本科生那叫學生,只需要按照教學大綱把現(xiàn)有知識學會即是合格。碩士博士那叫研究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科研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個身份轉(zhuǎn)換,還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但是每個人進入新角色所花時間不同,過程不同,可長可短。有些人大三大四進實驗室鍛煉,就已經(jīng)悄然完成了轉(zhuǎn)換。有些人確定了研究生實驗室,利用大學畢業(yè)暑假兩個月完成了過度。有些人用第一年,有些人用兩三年,三四年,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做到。能力上欠缺那是肯定的,不過大概更多是習慣和熟練度的問題。多花些時間,多跟導師和師兄師姐溝通,多努努力,應(yīng)該會用比較短的時間完成的。給個小建議,可以稍微縮短一些彎路:對于大部分以前完全沒有科研經(jīng)歷的新手,第一個上手的課題,最好是比較小的,實驗室已經(jīng)有成熟套路體系的,可以有人對你進行一定指導的課題,發(fā)一篇小文章,甚至是幫人擦屁股補實驗補數(shù)據(jù)都可以。完成這個課題,學會做實驗必備的技能,學會寫草稿查文獻,學會接受實驗做不出來的崩潰。。??傊褪前淹瓿梢粋€課題的雷都趟一遍。因為是比較成熟的體系,橫沖直撞犯錯誤,也會至少有兜底能有點成果。別一上來就要從零開始找一個新課題,那會一下子就徹底懵掉的。放養(yǎng)類培養(yǎng)學生,適合培養(yǎng)高年級博士和博后,對于小白太危險了。就像是從懸崖上把一只小雛鷹扔下去,能在下落過程中頓悟飛翔能力的屬于骨骼驚奇的少數(shù),大多數(shù)都是直挺挺地摔地上,輕則傷筋斷骨,重則徹底完蛋。碩士讀完上手比較容易,只要碩士沒水過去,科研方法是一樣的,只不過博士階段更深入而已。
本站聲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關(guān)機構(gòu)授權(quán)發(fā)布,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本站亦不保證或承諾內(nèi)容真實性等。需要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該專欄作者,如若文章內(nèi)容侵犯您的權(quán)益,請及時聯(lián)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