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先有之,必先予之,幫人最終是幫自己
盧梭說: “天底下只有一個辦法可以影響別人, 就是想到別人的需要, 然后熱情地幫助別人, 滿足他們的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同事之間免不了互相幫忙。但是在辦公室里, 怎樣助人為樂才能真正既幫了別人的忙又幫了自己呢?
當一個同事請我們給點意見時, 該如何是好呢? 請看下列幾點:
最愚蠢的回答就是“是”或者“不是”。為什么是愚蠢的呢, 因為缺乏建設性, 甚至他認為你在敷衍他。在回答這種問題時, 應該有一些建設性, 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提議一個可行辦法而又不會被誤以為是批評。應該告訴他, 如果換了是你, 會怎樣處理。他因為未能準時預備開會用的文件, 遭到上司責備, 你就應婉轉(zhuǎn)開導: “沒事兒, 誰不知道上司總是太認真, 以后注意些就是了。”
注意: 千萬不要附和, 指責對方或其他上司的錯處, 這樣等于火上澆油, 對同事, 對上司, 甚至你自己, 肯定都沒好處。要表示關切, 必須是誠懇的, 當事人雙方都會受益。努力學會為別人效力, 為別人設想的事情, 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幫助。查爾斯是紐約一家銀行的秘書, 奉命寫一篇有關吞并另一家銀行的可行性報告。但事關機密, 他知道只有一個人可以幫助他搞到他需要的資料, 這個人曾在那家銀行效力了十幾年, 不久前他們變成了同事。于是查爾斯找到這位叫做威廉的同事, 請他幫忙。那時威廉在辦公室正在接電話, 并且很為難地說: “親愛的, 這些天實在沒什么好郵票帶給你了。”
威廉又解釋說: “我在為我那歲1 2 的兒子搜集郵票。”查爾斯說明了他的來意, 開始提出問題。但也許是威廉對他過去的東家很有感情, 所以不愿意合作。因此說話模棱兩可。無論查爾斯怎樣好言相勸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面的時間很短, 沒有達到實際目的。起初查爾斯很是著急, 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在情急之中, 他突然想起威廉為他兒子搜集郵票的事情隨即想起他的一個朋友在航空公司工作, 一度喜歡搜集世界各地的郵票。
第二天一早, 查爾斯帶了一些以一頓法式大餐為代價換來的精美郵票, 坐到了威廉的辦公桌前。威廉滿臉帶著笑意, 客氣得很。“我的喬治將會喜歡這些, ”他不停地說, 一面撫弄著那些郵票, “瞧這張, 這是一張無價之寶。”于是他們花了一個小時談論郵票, 瞧他兒子的照片, 然后又花了一個多小時, 把查爾斯所想要知道的資料都說了出來, 查爾斯甚至都沒有提議他那么做, 他把他所知道的, 全都說了出來。而且還當即打電話給他以前的一些同事, 把一些事實、數(shù)字、報告和信件中的相關內(nèi)容, 全部告訴了查爾斯。“幫人最終幫自己”, 查爾斯后來一直信奉這句話的道理。
所以,幫人最終幫自己 ,說得不錯,因為生活中就是這樣。想先有之,必先予之。 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
更多好文:21ic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