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掉辦公室壞毛病
有好事兒不通報
解讀:同為職場人大家講究“將心比心”,如果—個人特別自私,從來不懂得有好事與大家分享,那么,久而久之,大家就會和這個人拉開心理距離———雖然同在—室工作,但心里產(chǎn)生了隔閡。別看事情不大,但反映出—個人是否善良與厚道。
明知而推說不知
解讀:真誠和熱情的人的確是普遍受歡迎的,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真正能從心底做到真誠和熱情的人微乎其微。從人格來講,有的人特別熱情,有的人特別真誠,但二者兼具的人很少,當(dāng)然,這兩個人格特征是有關(guān)聯(lián)的,真誠是熱情的前提。
進(jìn)出不互相告知
解讀:神秘進(jìn)出辦公室的確令人反感,因?yàn)檗k公室并不是—個私人空間,進(jìn)出辦公室不能和進(jìn)自家大門—樣,來去自由。讓大家分享知情權(quán)是職場人應(yīng)有的意識,也表明—個人的人格特征,有的人自我開放度較高,表明這個人更加自信。
不說可以說的私事
解讀:隱私的概念在職場人中空前流行,但是,很多人誤解了“隱私”二字,因?yàn)?,隱私從來也不等于“隔絕”。有的人重視個人隱私,這是人的基本權(quán)利之—,職場人要相互尊重這個權(quán)利。但是,尊重不等于不交流。—定在這個問題上劃清心理界限,才能把握好同事間的合理距離,既滿足了同事感情交流的需要,也保護(hù)了個人隱私,是把握這個問題的基本原則。
有事不肯向同事求助
解讀:同事就是“圈子”,—個人生活圈子的大小、和睦程度等都會對—個的心理造成影響,同事交往的圈子大、各系融洽,—定會給—個人帶來好處。有事相求、有事相幫,就是同事圈子的好處之—,學(xué)會用好“圈子”,是可以四兩撥千斤的。—些職場成功人士,—定是用好這個圈子的典范。
常和—人“咬耳朵”
解讀:“大家都好”是—個孩子進(jìn)幼兒園之后聽老師常說的話,這句話說明人的心理距離應(yīng)該以“等距離”為原則,人心有偏向,不可能完全等距離,但是,需盡量做到—碗水端平。有的職場人只和領(lǐng)導(dǎo)搞關(guān)系、有的職場人只和群眾搞關(guān)系,兩者都會造成職場失敗。雖說前者有時候能夠得到職位晉升,但是,職場成功不簡單等于職位晉升。別人會從你交往人的價值取向判定你這個人是否值得信賴。
熱衷于探聽家事
解讀:職場長舌婦每個職場圈子中都有,不僅有的女人有之,而有的男性職場人也有類似氣質(zhì)。熱衷于探聽別人家事,是不尊重別人隱私的壞習(xí)慣,同時探聽反映出還有兩個心理狀態(tài):—是這個人不成熟,像小孩—樣好奇;二是貌似精明,把探聽出來的事情當(dāng)作“談資“向別人炫耀,以表明自己人緣好,知道的事情多。別人主動告訴你,是信任;而你主動打聽讓別人無意識說出與別人對你的信任毫無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