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臺灣媒體報道,從2011年開始就致力于“去三星”化的蘋果,終于邁出了重要一步,將iPhone和iPad中使用的A系列處理器的加工生產任務交給了三星的競爭對手臺積電,要知道蘋果的訂單是三星電子邏輯部門營收的一半。
這對于臺積電的勝利,其持續(xù)的知識產權積累和生產工藝的投資,使其與三星一起成為了唯一具備28nm之后工藝芯片生產能力的公司,成為三星、高通、MTK競相爭奪其生產能力的寡頭。
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這張訂單,不僅僅是對臺積電先進制程能力的完全肯定,更隱含著長期每年600多億新臺幣的新增營收,這將是臺積電史上單一芯片最大量的一張訂單,這張訂單的總出貨量不僅將直追臺積電目前最大客戶高通,還會比目前第二大客戶MTK多出127%。
今天的蘋果,絕對是移動終端市場的王者,每10臺智能型手機中,就有2臺是蘋果的iPhone,每10臺平板電腦中,有6臺是蘋果的iPad。
在因為這兩類產品的熱銷,也使得蘋果在全球半導體采購主的排名中不斷向前。研調機構IHS iSuppli統(tǒng)計,2008年蘋果的排名還落居在惠普(HP)、三星(Samsung)、戴爾(Dell)與索尼(Sony)之后,但2010年它已經成為全球半導體最大采購主。
2012年,蘋果的采購金額還將比2011年增加15%,達到8400億新臺幣(含處理器、存儲器與其它所有芯片),約相當于臺積電2012年預估營收的1.7倍。
從蘋果與臺積電開始接觸到正式下單,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原因是蘋果忌憚一旦轉單臺積電,將引發(fā)三星與臺積電專利互告,因此臺積電在2012年8月之前,將旗下專利交由蘋果驗證,以確保將轉單風險降至最低。年初臺積電派遣超過50位員工到蘋果總部,每個人出發(fā)前還特別簽了保密協(xié)議,他們先幫蘋果解決A6處理器設計問題,再協(xié)助認證事宜。
之前三星能獨家吃到蘋果處理器的大單,因為三星手上有橫跨邏輯、存儲器的完整知識產權,而今天臺積電專利已通過蘋果認證,取得訂單也就水到渠成。
在產能方面,臺積電15廠年初廠房建成,之后以接近瘋狂的速度連續(xù)趕工,目前已進入最后階段,逐步放量。2013年上半年,設備廠還將移師臺積電的竹科廠,這兩座12英寸廠連同2013年8月起擴建的南科廠,就是臺積電承接手機處理器的三大旗艦。
2012年,臺積電的資本支出將達80~85億美元,花旗環(huán)球證券預估,2013、2014年臺積電的資本支出都將超過100億美元,持續(xù)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2013年,臺積電將是第一家量產的最先進20nm晶圓代工廠商。積極的擴產,不僅是要滿足現(xiàn)有客戶,更是為了蘋果可能的訂單需求布建足夠產能。這同時也意味著,臺積電2013年以20nm與蘋果合作生產A7處理器,并于2014年大量應用在蘋果的iPhone與iPad上。
調研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2年三星供應給蘋果的晶圓代工量就超過70萬片12英寸晶圓,相當于臺積電2012年12英寸晶圓產能的18%,如果臺積電還想要再顧及高通、NVIDIA、MTK等客戶的話,需要更大的產能。
不得不說臺積電的勝利并不是偶然的,其一,瞄準目標。臺積電看準了蘋果去三星化的決心。其二,技術才是關鍵。沒有相對的技術支持,我想臺積電可能會錯失良機。最戶,完善的計劃,臺積電充足的準備使它獲得了幸運女神的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