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4S 發(fā)布了,但也許因為喬布斯的去世讓人們太過悲痛,讓人們忽略了他留下的這款封山之作,也許是因為喬布斯的光芒太過耀眼,讓許多人認為沒有喬布斯的 iPhone 4S乏善可陳、沒有誠意且必將折戟沉沙,但我在這里要說,也許我們低估了iPhone 4S,也低估了Siri。
Siri誕生于五角大樓的人工智能項目CALO。2003 年的時候,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機構發(fā)起了一個名為“ Enduring Personalized Cognitive Assistant ”的相關項目,由斯坦福研究院負責,這個項目便是 Siri 的前身。
相信上很少有人知道, Siri 曾經是 AppStore 上的一個應用程序 。2009 年 2 月, Siri 登陸了AppStore,十三個月后,蘋果收購Siri ,而就在蘋果發(fā)布了高度整合 Siri 的 iPhone 4S 的同時, Siri 從 iTunes 下架,并宣布服務將于 10 月 15 日停止,此后為 iPhone 4S 所獨享。
蘋果到底以多大代價收購了Siri至今仍沒有一個官方的答案。但是,根據Siri 經過兩輪融資以后估值超過 1.5 億美元情況,我們可以推測蘋果的收購費用應該至少大于1.5億美元。盡管現在蘋果比美國政府還有錢,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其收購歷史中,超過 1.5 億的收購案非常少。
顯然,Siri并非蘋果臨時拿出來充數的功能,而iPhone 4S這款喬幫主操刀產品的價值也不應該僅僅是紀念喬布斯之用,喬布斯這個充滿傳奇的男人會在眾多競爭對手奮力追趕的緊要關頭推出的產品絕不會僅僅是一款加強版語音控制功能的 iPhone。
在 2011 蘋果 Special Event 里,Scott 問了 Siri 一個問題:“ Who are you ? ”(你是誰?)Siri 的回答是 “ I am your humble personal assistant. ”(我是你的私人助理。)
相較于Android 的 Voice Action 或者 Vlingo ,就可以明白Siri 的強大,Siri 顯然與前些年 諾基亞(微博)的所謂“語音控制”不是一個概念,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是自從鼠標鍵盤和圖形界面的第一代人機交互之后,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第二代人機交互,雖然目前來說還不完全成熟,但與iPhone之于智能手機一樣,Siri真正將人工智能帶進了大眾。
Siri 的出現將改變移動互聯(lián)網的“入口”,IM軟件、瀏覽器、應用商店等所有的應用程序和網絡服務都將隱身其后,谷歌和Facebook的入口之爭也許在未來將變得沒有意義,因為可能所有人的移動互聯(lián)網入口將只有一個——就是能夠調用互聯(lián)網上所有資源為用戶服務的Siri。
遺憾的是,Siri現在還只是測試版本,僅支持三種語言:英語、法語和德語,其中英語支持三種口音:美式、英式和澳大利亞口音。但是因為 Siri 基于的 Nuance 技術早就已經支持中文了,且蘋果聲明還會給Siri加入更多的功能和語言支持,根據現在得到的消息,我們將有望在2012年見到支持中文的Siri 。
但即使我們能夠在2012年用到中文版本的Siri,卻也難以完全體驗到有一個私人助理帶來的便利。 Siri的作用原理是先調用本地應用或者網絡服務的 API ,再將所有結果加以整合,并將最合適的內容呈現給用戶,因此各種API的開放就成為了Siri馬力全開的必備條件,在國外,各大小網站都自己的 API,這樣 Siri 就有用武之地:要訂餐,直接調用第三方訂餐網的 API ;要叫出租車,直接調用叫車網站的 API;要看電影,直接調用電影院的 API 。可惜的是,在中國開放自己 API 的網站少得可憐,Siri 再強,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empirenews.page--]
我們不知喬布斯留給我們的最后禮物究竟是Siri 還是傳說中的蘋果電視,但無論如何,讓我們再次感謝喬幫主已經帶給我們的以及將要帶給我們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