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系統(tǒng)的硬件設計
城市供水站分布式監(jiān)控系統(tǒng)要測量的物理量主要有各個供水站電機的電流、電壓、溫度等參數,以及供水站的流量、進出口壓力、水溫等水質的參數。要根據各種物理量以及其所處的具體工作環(huán)境選取合適的傳感器[4]。
由圖2可見,下位機硬件以ARM9為核心,其內置的A/D轉換接口用來接收外部傳感器的數據,搭載的TFT顯示屏作為下位機的顯示,同時其各個擴展接口可以提供其他的資源及為以后擴展所用。
傳感器采集的外部數據經過放大、濾波等消除干擾的操作后接入ARM內部A/D轉換器,在嵌入式系統(tǒng)中進行處理,并在下位機顯示屏上進行顯示和相應地人機操作。下位機擴展在板64 MB SDRAM內存和在板128 MB Nand Flash存儲并支持32 GB的外部SD擴展槽,滿足本機運行以及存儲要求。擴展的RJ-45接口作為與上位機進行通信的接口。IIC總線以及其他接口作為擴展和其他功能用。
TCP/IP協(xié)議使用客戶端/服務器(C/S)模式進行通信,其通信是點對點的,在網絡中幾乎可以實現無差錯的數據傳輸,可靠性較高,速度快。由于與網絡相關的路由和網關等技術的發(fā)展,使得多路通信的實現變得簡單方便。[!--empirenews.page--]
下位機ARM擴展了網絡RJ-45網絡接口,使上下位機之間實現TCP/IP通信變得更加簡單。
每個供水站的下位機在將數據處理完畢之后,通過RJ-45網絡接口與上位機相連,多處下位機通過路由器接入網絡,然后再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其結構圖如圖1。
2 供水站分布式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
供水站分布式監(jiān)控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包括下位機地址映射、下位機數據處理及顯示、數據通信以及上位機程序的實現。
2.1 下位機地址映射與實現
下位機搭載WinCE操作系統(tǒng),ARM數據采集是通過GPIO來操作相應的寄存器,WinCE系統(tǒng)則將GPIO的實地址映射到虛擬地址空間,通過對虛擬地址空間的操作來完成對GPIO及其他片內資源的控制。要在WinCE中操作ARM中的GPIO,就必須按照BSP中的基地址找到相應的虛擬地址。這就需要對其進行地址映射。圖3為地址映射原理圖。
地址映射的方法有2種:一是流驅動方法,即在流驅動中將物理地址進行相應地映射,將流驅動添加到底層映像中來實現。另一種方法是在外部WinCE程序中將物理地址與虛擬地址進行相應地映射,只需對外部程序進行操作,對內核沒有影響,由于下位機數據采集部分并不復雜,所以采用第二種方法進行實現。
要實現地址映射,首先將所用到底層驅動中的寄存器作為一個類定義到WinCE嵌入式程序中去。然后把物理地址與虛擬地址用VirtualAlloc和VirtualCopy函數進行映射操作。VirtualAlloc函數用于在當前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中保留或者提交空間,在保留時以64 KB為單位,提交時以4 KB為單位。VirtualCopy函數則用來綁定物理地址到靜態(tài)映射虛擬地址。VirtuaAlloc+VirtualCopy就可以將內核到當前進程進行映射,讓當前程序找到對應的虛擬地址[5-6]。
把映射后的地址作為一個新類進行定義,就可對寄存器進行操作,如圖3。
2.2 下位機數據處理及顯示
下位機采集數據后采用數字模塊進行顯示,當數據超出上下限的時候,下位機中的蜂鳴器就會進行報警,通知現場操作人員。
數字顯示模塊采用重繪的形式,預先定義好相應的數字顯示值,在接收到數據后對數字顯示模塊進行相應地重繪。數字顯示模塊作為一個插件加入到WinCE程序中,在主函數中調用模塊中的顯示函數來實現數字的顯示。
下位機報警功能采用ARM擴展的蜂鳴器實現,蜂鳴器由PWM進行控制。在S3C2440A中GPB0為控制PWM的寄存器,通過地址映射的方法對相應的寄存器進行操作。
首先設置端口GPB0為TOUT0功能,然后設置預分頻和分割值,計數器的輸入時鐘(CCLK)頻率為:PCLK/(預分頻+1)/分割值。預分頻值和分割值分別由TCFG0、TCFG1來確定。接著設定初始值TCMPB3和TCNTB,由于計數器的輸入時鐘為PCLK/16/8;而rTCNTB0=(PCLK>>7)/freq;并且計數計到最大值的一半時發(fā)生翻轉。因為計數的基值是由rTCMPB0設定為最大計數值的50%。最后是定時控制器的設定rTCON,TOUT0就產生頻率是rTCNTB0,占空比是50%的方波,蜂鳴器就可以被驅動。當數據超限時就調用此函數進行蜂鳴器報警。
2.3 TCP/IP通信的實現
上下位機之間采用客戶機/服務器(C/S)形式,下位機作為客戶機上位機作為服務器進行通信,TCP/IP通信通過套接字(socket)來實現[7-8]。
下位機利用套接字socket的connect函數向上位機(server)發(fā)送連接請求,當連接成功之后,用send函數向上位機發(fā)送相應的數據,通信完成后關閉套接字。
上位機通信部分則與下位機相互對應,用套接字socket的bind函數將套接字綁定到本地地址和端口上,并將套接字設置為監(jiān)聽模式,用listen函數來準備接收client的請求,當用accept函數接收到連接請求后,調用recv函數來接收相應的數據,其流程如圖4所示。
[!--empirenews.page--]上位機作為服務器端,對設定的端口一直進行監(jiān)控,因此運用多線程進行循環(huán)監(jiān)聽,直到相應的操作使其停止。
2.4 上位機顯示報警及數據存儲實現
上位機是整個系統(tǒng)監(jiān)視的核心,數據顯示為了直觀,采用動態(tài)曲線顯示;并進行聲音報警,采用數據庫將數據進行存儲,上位機系統(tǒng)顯示界面如圖5。
上位機動態(tài)曲線顯示利用畫刷、曲線等函數進行繪制,當數據接收進來后繪制相應的曲線,并且隨著數據的增多曲線進行移動,使顯示的曲線一直為當前一段時間的數據。報警的實現比較簡單,只需在數據超限的時候調用Beep 蜂鳴函數即可。
上位機的另一個主要的功能就是對數據進行存儲,以便在以后調用。數據存儲利用ADO對數據庫進行訪問。
ADO是一個用于存取數據源的COM組件,是微軟最新的對象層次上的數據操作技術,它為操作OLE DB數據源提供了一套高層次自動化接口。從功能上來說,ADO又是一種OLE DB客戶程序,它不依賴于特定的OLE DB服務器反而支持所有的OLE DB服務提供者。通過這些OLE DB服務提供者,ADO支持客戶/服務器模式和基于Web的數據操作,尤其支持通過客戶/服務器模式或者基于Web模式訪問微軟的SQL Server數據庫服務器[9]。
用ADO的Connection、Command、Recordset等一系列關鍵對象,在數據庫中建立表格對當前日期、時間以及傳感器數據進行實時的自動存儲。
為保證程序的運行狀況,運用多線程實現對規(guī)定數據的儲存操作。
本系統(tǒng)實現了對下位供水站數據的精確和高速的采集,并能將下位數據在嵌入式下位機系統(tǒng)中進行顯示,實現在現場對數據進行觀測和處理,同時又可以將現場的數據傳輸到上位機中,將不同下位機中的數據傳輸到上位機中進行匯總和相應的操作,實現了遠程的監(jiān)控和管理。此系統(tǒng)對其他的數據采集和監(jiān)控系統(tǒng)來說也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楊震.綜合管理與控制系統(tǒng)在城市供水調度系統(tǒng)中的應用[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8,7(6):113-114.
[2] 程言奎,李英.基于ARM9的高速數據采集系統(tǒng)的實現[J].現代電子技術,2008,31(11):140-142.
[3] 何宗鍵.Windows CE嵌入式系統(tǒng)[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6.
[4] 葉俊華,許雪梅,黃帥,等.基于ARM和WinCE的數據采集系統(tǒng)設計[J].計算機工程與科學,2009,31(6),136-141.
[5] GRATTAN N, BRAIN M. Windows CE 3.0 Application Programming[M]. Microsoft Technologies series,2001.
[6] FLETCHER N H, ROSSING T D. The physics of musical instruments[M]. 2nd ed. Berlin: Springer-Verlag,1998.
[7] 史蒂文斯.TCP/IP詳解卷1:協(xié)議[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3.
[8] 孫鑫,余安萍.VC++深入詳解[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9] 沈煒,徐慧.Visual C++數據庫編程技術與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