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薩科技就半導體芯片溫度的推測方法發(fā)表了演講。目前,在普遍使用的基于JEDEC環(huán)境的推測方法中,芯片溫度估計過高的情況非常多。以上內容是瑞薩科技生產總部技術開發(fā)總部系統(tǒng)封裝設計部的中村篤在2009年9月4日于日本東京品川區(qū)召開的“EDA Tech Forum 2009(EDA技術論壇2009)”上發(fā)表的。
設備廠商等設計電路底板時,需要推斷半導體芯片的溫度,以便抑制芯片溫度上升,采取散熱措施。中村指出,“許多人誤以為根據(jù)JEDEC環(huán)境的θja通過簡單計算便可推斷出芯片溫度”。JEDEC環(huán)境的θja是用芯片功耗除以芯片溫度和周圍溫度之差得到的值,也就是芯片通過封裝向周圍傳遞的熱量的熱阻(Thermal Resistance) ,機身和底板的外部尺寸等測量環(huán)境以及測量方法均根據(jù)JEDEC標準參數(shù)。半導體廠商有時會公開JEDEC環(huán)境的熱阻,因此可輕松獲得。
與實際情況的差異是問題所在
不過,θja原本是評測封裝散熱性能的數(shù)值,因此如果采用實際電子設備的話,假設就會有很大不同。中村以車載ECU(電子控制單元)為實例,把通過流體解析仿真(Simulation)獲得的芯片溫度值與采用JEDEC環(huán)境的θja計算出的芯片溫度值進行了比較。對比達到一定溫度的功耗時,根據(jù)JEDEC環(huán)境的θja與機身內部溫度進行計算時,比根據(jù)流體解析獲得的數(shù)值少了28%。另一方面,根據(jù)JEDEC環(huán)境的θja和機身外部溫度進行計算時,比根據(jù)流體解析獲得的數(shù)值高出了57%。
此前一般認為,“考慮到安全因素,高估芯片溫度的話,可避免出現(xiàn)故障,不會產生什么問題”。不過,最近對準確估計芯片溫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如果高估芯片溫度的話,就會導致配備散熱片(Heat Sink)等多余的冷卻功能,從而導致成本增加、尺寸難以減小。
使用Ψjt以代替θja
中村認為,要想求出芯片溫度,就應該使用從芯片向封裝表面?zhèn)鳠釙r的熱參數(shù)Ψjt。Ψjt與θja一樣都是在JEDEC標準環(huán)境下被定義的,半導體廠商有時會將其公開。Ψjt的特點是雖然它是芯片和封裝表面之間實際熱阻的標準值,但還考慮到了用于推斷芯片溫度以及經由底板的傳熱路徑。中村表示,雖然帶有不對封裝表面采取散熱措施的條件,但可推斷出誤差較小的芯片溫度。在上述ECU實例中,通過Ψjt得出的芯片溫度與通過流體解析得出的結果基本相同。
中村帶有自我批評的意味指出,此前半導體廠商對于公開Ψjt并不太積極。因為太麻煩。因此,此次中村開發(fā)出了能夠以低成本求出Ψjt的方法,并呼吁半導體廠商采用。中村推薦的方法是對多個結構相同的封裝進行三維流體解析,從而可輕松求出結構相同而尺寸各異的封裝的Ψjt。由此可降低Ψjt開發(fā)的總成本。半導體廠商如果采用這種方法,即便所有封裝均不進行流體解析,也能夠以低成本向用戶提供Ψjt。
這種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首先,采用三維流體解析仿真,求出表示封裝向周圍傳熱時的熱阻與封裝外形尺寸關系的近似公式。在推算和使用近似公式時,需要知道芯片向封裝傳熱時的熱阻,而如果采用制作半導體封裝部件熱解析模型的工具,例如美國明導科技(Mentor Graphics)的“FloTHERM.PACK”等,便可輕松獲得。向近似公式中代入熱阻等數(shù)值后便可求出尺寸各異的封裝的Ψjt,。中村表示,通過這種方法計算出的BGA封裝的Ψjt值與采用三維流體解析求出的數(shù)值相比,在±5%以內是一致的。
通過虛擬驗證發(fā)現(xiàn)故障
中村結束演講后,緊接著日本日置電機技術總部開發(fā)支援課設計支援小組協(xié)調員(Coordinator)水出博司上臺發(fā)表了演講。水出以“CAE Based Design ~前期工作(Front Loading)實錄~”為題,以該公司產品為例就通過虛擬驗證發(fā)現(xiàn)故障的重要性發(fā)表了演講。
該公司的記錄儀“Memory Hi Corder 8860”是以高性能而著稱的產品,不過密集封裝的設計和連接器未連接等制造失誤、以及由于使用不當造成排氣口堵塞等主要因素疊加在一起,就會出現(xiàn)內部樹脂因熱變形等故障。“即使責備制造失誤和用戶的使用方法不當也無濟于事。有效利用CAE設想到各種故障、開發(fā)出堅固的產品才能提高產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