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離無線通信(NFC)在非接觸式門票、支付和被動門禁等方面有巨大的潛力。對于消費者來說,好處包括更快的交易速度、不需要攜帶零錢甚至錢包,而且將來可以用手機來完成一切支付活動。
大量的試驗表明,NFC在技術上是完全可行的。市場調(diào)研公司IMS Research的看法是,NFC走向大眾市場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能否的問題。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遠比技術問題更加難以解決,那就是如何討得消費者的歡心。
文化、年齡、生活方式、感知價值和心理依戀度只是影響消費者對NFC態(tài)度的部分因素。根據(jù)Visa在2007年1月進行的調(diào)查,有61%的年齡在25-34歲的美國人愿意利用手機完成付款。
這樣的結果看起來不錯。但是,美國文化與多數(shù)歐洲國家、亞洲國家及世界其它大部分地區(qū)的文化相距甚遠。整個美國文化都強調(diào)便利,因此在麥當勞和紐約地鐵等地安裝NFC銷售點會很有意義。但“放松”文化,比如希臘,是否會以同樣的熱情接納NFC?
其次,即使在美國,對NFC的看法也可能有巨大差異,畢竟那些受調(diào)查者都屬于MTV和網(wǎng)絡時代的人。45-59年齡組的人是否也對NFC有同樣的看法?許多消費者剛剛弄明白什么是芯片和引腳,如果問同樣的上述問題,可能有相同百分比的人的首選支付方式會是現(xiàn)金。
不同地區(qū)對于NFC的接受情況可能有所不同,真正的問題是各地區(qū)將如何讓消費者接受NFC,將其作為一種支付手段?
NFC也可能通過其它應用進入市場,并改善用戶體驗。多數(shù)這些應用都圍繞移動錢包的設想。IMS Research的主管John Devlin表示:“倫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目前正在試驗‘觸點’,當接近一個支持NFC的手機時,就向手機傳送當?shù)氐貓D、方向和實時旅游建議。這不是正在取得成功的唯一一類應用。移動折扣券(Mobile coupon)、身份標識/鑒別和對等連接等增值服務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開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