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電子產業(yè)十大熱門事件——下篇: 懸而未決
回首2006年,全球電子產業(yè)大事不斷:中國自主3G標準邁向商用、Intel與AMD多核之戰(zhàn)愈演愈烈、索尼電池門事件風波不斷、專利大戶高通官司纏身…許多懸念塵埃落定,抑或懸而未決。時值年末,電子工程專輯精心挑選出2006年全球電子產業(yè)十大熱門事件,分為上篇(塵埃落定篇)和下篇(懸而未決篇),以饗讀者。
Intel、AMD你追我趕,多核之戰(zhàn)愈演愈烈
Intel和AMD一直都是吸引了無數人目光的歡喜冤家,大家對他們的“口水戰(zhàn)”似乎已經產生“免疫”了。然而,在雙核處理器和多核處理器之戰(zhàn)中,這對冤家的廝殺異常激烈,“核戰(zhàn)”的規(guī)模和強度無往不及,因此成了2006年電子產業(yè)不能不提的話題。
AMD的雙核技術,憑借SRQ(系統(tǒng)請求隊列)、Crossbar和HyperTransport總線等種種先進的處理技術,贏得一大批擁躉,直呼AMD的雙核才是真正的雙核。而Intel的雙核雖然在技術上并不高調,在市場上確實當仁不讓,看到了滿世界的“Intel inside”和“我是雙核的!”宣傳,不少用戶還是看好Intel。年尾,Intel推出了“四核”處理器,雖然AMD直指Intel的四核不過是雙核拼成而已,但Intel全球副總裁兼亞太區(qū)總經理楊旭卻做了這么一個意味深長的比喻:“這就好比攀登珠穆朗瑪峰,沒有登上的人不應該去議論別人是從北坡還是從南坡登頂。”
多核之爭讓局外人看足了好戲,但對Intel和AMD來說,卻是一場技術和策略的博弈, 2007年,這場“競賽”將會更加精彩。
相關鏈接:
“雙核”風波未平“四核之戰(zhàn)”又起,AMD英特爾再聚首
“ 英特爾AMD處理器價格戰(zhàn)升級,雙刃劍出鞘兩敗俱傷
處理器領域打響"四核"戰(zhàn),英特爾、AMD孰執(zhí)牛耳?
雙核CPU揭密:英特爾/AMD沒有告訴你的五項事實
AMD叫板英特爾,欲就雙內核CPU一決雌雄
遭遇四面楚歌,高通官司纏身
2006年,依靠專利發(fā)家的高通公司不僅遭遇著接踵而至的反壟斷官司,更是面臨各大運營商的頻頻施壓。樂也專利苦也專利,高通的霸主地位正面臨著業(yè)界的挑戰(zhàn)。
只要是關于CDMA的技術,都會同高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高通在3G的三大標準中都擁有相當數量的專利,這也確保了高通在移動通信市場上的高額利潤。業(yè)界銷售的每一臺基于CDMA的設備和終端,都要向高通繳納一定的專利許可費。數據表明,每售出一部WCDMA手機,銷售商大約要繳納銷售額5%到10%的專利費,其中約有半數進入了高通的口袋。
高通在CDMA專利領域的強勢地位,成為高通專利費模式屢遭質疑和陷入訴訟的根本原因。2006年4月,移動多媒體方案供應商Nextreaming在韓國狀告高通濫用壟斷手段;2006年6月,歐盟就授權費用問題對高通展開調查;此后不久,諾基亞宣布停止北美以外市場的CDMA手機業(yè)務,并計劃2007年4月前全面停止CDMA手機的研發(fā)和生產工作;2006年7月,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立案調查TI和Broadcom對于高通違反公平競爭原則,觸犯反壟斷法的起訴。不僅在歐洲和亞洲市場,高通在美國也不斷面臨Broadcom等公司的專利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