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話機器人最主要的承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獨立機器人APP,另一種是平臺型機器人。平臺型機器人中,商家可以在該平臺上創(chuàng)建出自己的機器人,通過該機器人來提高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這種承載方式在國外是比較常用的,例如facebook、kik等。
國內比較常見的是在應用里嵌入對話機器人,并且機器人是以服務并拓展主體應用為主。嵌入式機器人可以看成是應用內的一個附屬功能,主要作為應用助手、客服等形象存在。
1.1 嵌入式機器人與獨立應用的關系
嵌入式機器人與應用之間并非平級關系,而是從屬關系。
這可以從兩方面考慮:一方面是機器人的功能在主體應用上都有,只是應用上這些功能層級過深,用戶需要費些勁才能找到。而且即使找到后,也容易忘記所在位置,下次要用該功能還是要再找一遍。
這時機器人的好處就在于可以作為功能的快捷入口,用戶只要輸入功能關鍵詞就可以調用該功能,或者將用戶直接“傳送”至功能頁面。
不僅如此,那些流程過長、操作麻煩,需要一定學習成本的功能,如果用對話式交互能幫用戶快速完成任務,也適合用機器人的形式去實現(xiàn)。
另一方面,機器人功能作為主體應用的補充而存在,是機器人所獨有的。
特別適合那些在線下就是通過對話溝通解決的場景,比如看病問診、售后服務、答疑解惑等實際幫助用戶解決一些問題的場景。所以嵌入式機器人一般都有客服和幫助中心,還有一些多輪話題、閑聊段子等功能。
1.2 嵌入式機器人在獨立應用中的利弊
嵌入式機器人的好處不用多說,就是能用平常的說話方式幫用戶解決應用層面難以理解和操作的問題。
而弊端則是機器人的形式對用戶而言還比較新穎,要讓用戶持續(xù)、有耐心地和一個非人類的系統(tǒng)說話會很困難。另外,機器人的功能不像GUI功能是直接展示出來,要讓用戶知道機器人能做些什么還需要一些提示和引導。
二、如何設計嵌入式機器人
在具體設計嵌入式機器人之前,我們先預判下用戶來到嵌入式機器人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