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與臺灣奇美電子合作,開發(fā)出更明亮、輕巧與便宜的液晶顯示器(LCD)。研究人員以納米線光柵偏光片(nanowire grid polarizer, NWGP),來取代LCD結構中鄰近背光模塊(backlight unit)的線性偏振片(linear polarizer),不僅讓LCD變得更薄、也更為節(jié)能。研究團隊希望能與LCD制造商奇美電子一同打造出更完善精致的LCD。
該校光電學院的Zhibing Ge表示,這項研究首度將底層的線性偏光片改為NWGP。研究發(fā)現(xiàn)NWGP能讓LCD亮度提升、厚度減少、價格降低,其視角范圍也與一般LCD不分軒輊。
一般LCD的液晶分子是夾在兩片玻璃基板間,上下玻璃基板的外側分別有一厚約200 nm的上層、下層線性偏光片,下層線性偏光片與背光模塊間有另一片反射偏光片。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兩片吸收式的線性偏光片會降低光的輸出率。
中佛大的研究團隊利用一片NWGP,來取代一般LCD中的反射式偏光片與下層線性偏光片。NWGP搭配上層線性偏光片使用,可以得到很高的對比,NWGP還具有反射偏光片的功能,所以能將背光源的光回收再利用。由于少了一個線性偏光片的厚度與成本,不但提升了LCD的效能,也讓LCD變的更薄。
結構中的NWGP厚200 nm,是由間距(pitch)為100 nm的光柵結構制成。它可以讓垂直入射到金屬納米線光柵的可見光穿透,至于平行入射到光柵的光則會被反射回擴散片(背光模塊),因此這些反射光能夠回收利用,進而提升LCD的亮度。
研究團隊下個目標是針對新的LCD應用,如3D顯示與陽光下具有可讀功能的穿透反射式(transflective)LCD移動裝置。
(編輯:于占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