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寸Super AMOLED的S II銷量持續(xù)攀升,不斷刷新三星的歷史銷售紀錄。今年5月,S III問世,其HD Super AMOLED面板出色的對比度與超高的像素讓其他品牌相對黯然失色,三星取得勝利,AMOLED功不可沒。隨著這股風潮,Digitime Research分析師楊仁杰預估,2014年全球10寸及以下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出貨量將達4.65億片,2011至2014年復合成長率將可達到70.9%。
AMOLED市場需求增加,如何制造出顏色更鮮艷、更輕薄的機款,成為各大手機廠的重要目標?!翱缭饺钦娴暮茈y!”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陳光榮一語道出AMOLED產業(yè)的挑戰(zhàn)性。他認為,三星藉由AMOLED面板導入使其產品具備市場差異性,也進一步讓三星的手機策略從機海戰(zhàn)術走向了明星產品。
目前三星技術大幅超越所有競爭對手,形成獨占局面,但其實當初臺灣與韓國起步幾乎一致,陳光榮說:“臺灣投入AMOLED研發(fā)與量產時間,幾乎與韓國三星同步?!彼M一步說明,當時臺灣奇晶光電與統寶光電建置G3.5 Half AMOLED量產線更是比韓國三星還早,可惜的是我們沒有堅持做對的事。
1999年,臺廠與韓廠AMOLED量產設備皆剛起步,隨后,NOKIA有意采用AMOLED面板;2010年包括微軟、DELL、NIKON、Motorola紛紛積極投入資金布局AMOLED面板相關裝置。
然而,正當全球科技產業(yè)低迷之際,各大廠棄守AMOLED市場,三星卻堅持將AMOLED視為下世代顯示器主流,繼續(xù)投資。但為什么只有三星可以成功呢?第一個關鍵為“鍥而不舍的投資研發(fā)”;第二個關鍵為“自有品牌優(yōu)先采用”,不僅能其產品具有差異化,更能做出口碑。然而,臺灣面板廠礙于技術、產能不足以及有機發(fā)光材料必須仰賴日商供應,居于劣勢。
時至今日,三星利用其AMOLED面板的優(yōu)勢,于2012年Q1搶下蟬聯14年冠軍的NOKIA,整體手機銷售量接近3800萬支,穩(wěn)坐智慧手機寶座,更繼續(xù)透過量產技術提升與產線建構,將AMOLED應用進一步朝向大尺寸邁進。
AMOLED見真章(2) 中小尺寸大勢已定
在這個強調輕薄短小的行動時代,三星靠著AMOLED不需背光板,厚度能比傳統TFT薄的特性,建立其手機與平板的獨賣價值,并進一步將此技術延伸至游戲機、數位相機以及數位相框產品上。拓墣產業(yè)研究所經理柏德葳預估,2012年AMOLED面板于手機出貨量將突破1.7億片,和2011年的8,050萬片相較,年成長率高達117%。
AMOLED面板需求成長,帶動了原本是淡季的中小型面板出貨量。Witsview也分析,2011年三星的AMOLED面板出貨幾乎是獨占的狀況,高達99.70% ,2012年盡管有臺廠友達、奇美電加入戰(zhàn)局,采用3.5代(620mm×750mm) LTPS TFT LCD產線,部份量產AMOLED小尺寸面板。然而,三星在這個領域的市占率仍是獨占地位,擁有4.5代(730mm×920mm)、5.5代(1,300mm×1,500mm)產線,2012年預估為99.1%。而LG Display于2011年中宣布淡出中小尺寸AMOLED面板研發(fā)生產。
目前三星當紅的AMOLED面板有以下幾種:(1)Super AMOLED(Samsung i9000采用)、(2)Super AMOLED Plus(Samsung S2、Samsung Galaxy Tab7.7采用)、(3)Super AMOLED Advance(Motorola RAZR)、(4)HD Super AMOLED(Samsung Note)、(5)HD Super AMOLED Plus。
Super AMOLED與AMOLED相比,亮度提升18%,能擁有更亮、更輕、更薄的螢幕、減少太陽光反射與降低耗電量,至于Super AMOLED Plus,是指以RGB三色子畫素為一組,加入DNIe+圖像處理引擎,并將子像素較以往提升了50%,無論色彩飽和度、細膩度、對比度又更為清晰細致;反之,沒有Plus的面板則以Pentile排列畫素。以上,可得知三星在產線規(guī)模以及技術優(yōu)勢不斷推陳出新,獨占的態(tài)勢也會更加強化。
在今年CES展上,LG與三星皆推出55英寸AMOLED電視,并宣稱今年將啟動大規(guī)模量產。根據NPDDisplaySearch報告顯示,今年三星與LG Display皆分別計劃每月產能6千片/8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 8.5代線試用計劃。作為全球平板顯示器兩大巨頭,一則“韓檢調查LG員工竊取三星技術”訴訟案也掀起了一場AMOLED技術之爭。
雖然三星與LG Display皆為8.5代線,但技術卻有所差異。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陳光榮解釋:“三星目前在中、小尺寸AMOLED上使用FMM_RGB來成像,希望能利用RGB畫素呈現較佳的畫質,以及較低的耗電問題;在大尺寸AMOLED技術開發(fā)上,LG Display則是采用WOLED加上COA方式量產OLED TV,然而三星仍希望延用FMM_RGB方式生產,但也不排除采用WOLED加上COA方式量產,至于采用何種技術生產,會與公司策略與額外資金投資效益有密切關聯性?!?/p>
據了解,LG Display使用的WOLED技術,將氧化物(Oxide)薄膜電晶體TFT+白色的OLED與彩色濾光片相結合,所需額外投資金額較FMM_RGB小,而RGB的優(yōu)勢在于色彩、亮度以及高畫質,并具有低耗能的優(yōu)勢??磥?,三星與LG Display的兄弟鬩墻又會再次上演。
近日三星表示,2012下半年將開始量產高解析度面板,預計采用雷射熱轉換影像(LITI)設備,希望解決原有精細金屬光罩(Fine Metal Mask,FMM)制程目前無法制作大尺寸的問題,而中、小尺寸AMOLED也會迎向300ppi以上的高解析度時代。據了解,LITI制成可用較小像素轉印圖案(pattern),呈現高解析度。在呈現高解析度方面比現有AMOLED精細金屬光罩(FMM)制程技術表現更好。
足見,目前大尺寸AMOLED技術,依舊處于分歧的階段,各有優(yōu)缺點,尚須一段時間等待市場檢驗。反觀臺灣,今年友達宣布就AMOLED專利、技術和材料,與日本出光興產合作,爾后,SONY也計劃加入并協助技術開發(fā),希望配合市場需求量產大尺寸AMOLED面板,外傳宏達電、華碩將包下友達AMOLED產能,協力對抗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