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紐約時報》今天刊文稱,智能手機芯片市場將成為各大芯片生產商爭奪的下一個戰(zhàn)場。而在這個戰(zhàn)場上,盡管英特爾仍然有自身的優(yōu)勢,但其它廠商亦虎視眈眈。
以下為《紐約時報》文章全文:
半導體市場一直是巨人之間的爭斗。
目前,建造一座現代化的芯片生產工廠需要大約30億美元,而且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建成。而這些體積小巧的芯片的生產工藝更是極為復雜。
幾十年來,眾多芯片生產商為了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復雜的產品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在此過程中有多家生產商倒下,甚至被完全擠出這一市場。
現在,芯片市場的爭奪將變得更為激烈。在這個新的競爭時代,各家生產商必須在新興的計算產品市場展開爭奪,這些市場包括智能手機、小型筆記本,以及平板產品。
在芯片市場的競爭中,多家大型芯片生產商有一個共同的對手,即英特爾。在智能手機芯片市場,這些芯片生產商使用基本相同的設計。與它們相比,英特爾使用完全不同的芯片設計,但到目前為止,英特爾所占有的市場份額還很小。
由于競爭可以推動創(chuàng)新,因此消費者成為競爭的直接受益者,然而這對參與競爭的芯片生產商來說卻造成了極大的成本支出。
ARM執(zhí)行副總裁伊恩·德魯(Ian Drew)表示:“我對這種情況感到非常擔心。但最終,這些芯片生產商可以推動彼此的發(fā)展,即使有人倒下,最終也會有兩到三個幸存者。”ARM擁有大多數智能手機所采用的核心芯片設計專利權,并將這一專利授權許可給手機生產商。
在超高效的先進芯片生產工廠方面,總部位于美國加州的英特爾一直是業(yè)內競相效仿的模板。英特爾也是最后一個同時兼顧芯片設計和生產業(yè)務的傳統(tǒng)芯片生產商,英特爾生產的芯片主要用于電腦和服務器產品。
而其它的芯片,包括用于汽車和打印機的芯片都由主要來自亞洲的代工廠商生產,以滿足負責設計和營銷該芯片產品的公司所設定的不同規(guī)格。傳統(tǒng)上講,這些廠商在生產工藝上落后于英特爾,它們所生產的芯片在設計上更為簡單。
但是在移動芯片技術領域,目前各大生產商正在展開競爭,看誰的產品能耗更小,運行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例如,芯片生產廠商GlobalFoundries就打算今年在德國德累斯頓(Dresden)開設工廠,據稱這將成為全球有史以來最先進的芯片工廠。該工廠所生產的芯片最初將用于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產品,而非主流的電腦。
GlobalFoundries營銷副總裁吉姆·巴林格爾(Jim Ballingall)表示:“這個工廠生產出的第一批產品將贏得市場,成為真正的游戲改變產品。”GlobalFoundries是去年4月份英特爾在PC芯片領域的主要競爭對手AMD分拆芯片生產業(yè)務后成立的芯片生產代工企業(yè)??偛客瑯游挥诿绹又莸腉lobalFoundries已經獲得了阿聯酋政府將近100億美元的投資。
GlobalFoundries所擁有的大量資產給臺積電、聯華電子和三星電子等智能手機芯片生產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GlobalFoundries發(fā)出的訊息非常明確:盡管是市場新軍,但該公司會竭盡全力爭奪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蘋果、英偉達、高通也在基于ARM的移動芯片技術設計自己的產品,并交給代工廠商生產。雖然沒有在工廠方面直接投入,但要從頭開始生產移動芯片仍然需要花費10億美元巨資。
最近,鑒于此類產品能耗小,成本低,這種芯片已經不僅用于iPhone等智能手機,而且進入了其它設備。例如,蘋果的iPad平板電腦就將采用ARM芯片。另外,惠普和聯想新推出的小型筆記本產品也將采用ARM芯片。一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甚至開始基于這一理念研發(fā)可用于服務器的芯片。
芯片產業(yè)業(yè)內人士弗雷德·維博(Fred Weber)表示:“蘋果是第一家生產出既不基于英特爾芯片,也不基于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令人激動的設備的公司。iPhone打破了人們在使用新產品方面的一些心理障礙,極大推動了消費電子產業(yè)的發(fā)展。”
英偉達和高通等公司也希望自己的芯片產品能夠進入盡可能多的消費電子產品,包括車載娛樂系統(tǒng),可連接互聯網的家庭電話等。在上周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上,各大生產商展示了大量基于ARM芯片的產品,包括多款平板電腦和筆記本。另外,宏達電推出了基于高通ARM芯片Snapdragon的智能手機Desire,這款產品的大尺寸觸摸屏非常矚目。
當然,不甘落后的英特爾也將進入智能手機芯片市場,一方面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壓ARM芯片生產商。分析人士稱,大多上網本和部分智能手機所采用的英特爾凌動系列芯片的成本是ARM芯片的兩到三倍。另外,對于大多數小型電子產品來說,凌動芯片的耗電量過大。
英特爾高管則反駁說,消費者希望獲得更出色的移動計算體驗,因此要求芯片更加強大,同時兼容PC軟件,而這兩點正是英特爾的傳統(tǒng)優(yōu)勢所在。
負責凌動產品的英特爾副總裁羅伯特·克魯克(Robert B. Crooke)表示:“這些產品看起來與計算機很相似,因此它需要具備我們已見過的一些功能,并提升整體性能。從數字電視、手持設備等產品的用戶那里,我們看到了這種需求。”
同時,英特爾財力雄厚。截至去年12月,英特爾共有超過90億美元的現金和短期投資??唆斂吮硎?,英特爾的生產工藝完全可以每隔18個月左右的時間就生產出全新的芯片產品,這樣產品就會更加便宜,耗電量更小。
他表示,隨著競爭對手不斷向高端生產技藝邁進,他們可能會遇到英特爾早在前幾年就已經解決的問題。與此同時,其它芯片生產商的競爭壓力將迫使他們下調產品價格。[!--empirenews.page--]
克魯克表示:“我不知道這是否會增加這些芯片生產商在未來進行投資的難度,但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