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作者埃里克·陳(Eric Chan),該文原名為《諾基亞:重返榮耀六方法》,發(fā)表于16日《商業(yè)周刊》網絡版。埃里克·陳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院擔任助理講師,他是移動市場的顧問,致力于產品策略研究和企業(yè)發(fā)展,他同時也是手機無線業(yè)務創(chuàng)始型公司的顧問。
北京時間9月17日消息,諾基亞是手機超級大國,它占有全球市場的40%。在一些國家,它的品牌幾乎與“手機”同義。在美國以外的其它地區(qū),你甚至不得不靠諾基亞手機來保持聯(lián)系。
當然,在美國,故事完全不同: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在過去三年里,諾基亞風行其它地區(qū),唯獨在美國已經過時,它無法開發(fā)出抗衡蘋果、RIM與Android的手機。讓分析師,也讓諾基亞憂心忡忡的是這種革新會向全球擴散,從而吞掉其它的市場。據(jù)Gartner最新的估計,到明年底,諾基亞的Symbian平臺(擁有34%的市場)可能會被蘋果iOS(17%的市場)和Android(22%的市場)超過。Sanford C.伯恩斯坦也預期,到2011年底,Android和蘋果將占據(jù)52%的智能手機市場。
在過去的18個月中,諾基亞絕地反擊,只是沒有太見效。最近它又換掉了CEO,并推出四款新的Symbian3手機——N8、E7、C7和C6——全瞄準迅速成長的智能手機市場而去。
新手機給人留下印象,但諾基亞的問題遠不止設備。如果它想穩(wěn)固地位,必須迅速改變。
1、接受新的操作系統(tǒng)
當諾基亞新CEO埃洛普上臺時,因為他曾是微軟的高管,因此分析師們猜測諾基亞會最終會與微軟結成伙伴關系。我不太贊同這點,但我也不認為這是壞事一件。畢竟,對于其它的操作系統(tǒng),諾基亞從沒有抱有和Symbian一樣大的興趣,比如蘋果的iOS和Google的Android。盡管Symbian 3比前任有了巨大的提高,我仍然懷疑它能否與其它兩大平臺競爭,這種競爭不只是技術上的,還有情緒上的。iOS和Android幫助創(chuàng)新了生活方式,這是重要的事情。結果,消費者開始親自去接觸產品,并做了明顯的“情感投入”,這增加了諾基亞的挑戰(zhàn)難度。最終諾基亞可能還會堅持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但同時會尋找其它平臺的合作伙伴——尤其是Android,還有微軟的Windows Mobile——來縮小差距。
2、移動網絡運營商
對于諾基亞來說,建立與AT&T的關系,并借助T-Moblie美國獲得力量十分重要。至于贏得Sprint和Verizon則依然面臨挑戰(zhàn),因為諾基亞從沒有為CDMA網絡花過心思。與歐洲和亞洲的無線市場不同,美國的用戶十分依賴運營商的折扣。諾基亞必須強化與運營商的關系,對設備提供大量補貼,否則將無法打入美國智能手機市場。盡管它的品牌十分強大,但之前的零售很弱,無法持續(xù)很長時間??纯碞exus One的下場就知道,盡管手機很好,在線銷售也不錯,但它還是需要實體店。
3、手機市場細分
手機市場已經太大,需要對“一機多用”進行細分。諾基亞可能更需要細分它的品牌(在智能手機與功能手機之間),從而更有效地適應不同市場。例如,摩托羅拉決定只推智能手機,這帶來了更好的利潤。
4、軟件管理創(chuàng)新
在過去幾年,諾基亞完成了許多重大的軟件企業(yè)收購案,但管理很糟糕。舉幾個例子:Avvenu,enPocket,Loudeye和Plazes。這些收購沒能產生營收,也無法與其它解決方案完全競爭。例如,enPocket做得比Google的AdMob要差,Loudeye不如Pandora,Plazes無法與Foursquare和Gowalla競爭。管理好這些收購的軟件公司,更快的創(chuàng)新,在這些領域更耀眼一些,這對諾基亞至關重要。軟件是關鍵。我希望諾基亞能拿出清晰可執(zhí)行的“路線圖”,以提高公眾的認知。如果這些公司以子公司的形式、或者分拆后運營得更好,那就大膽去做。
5,超越iPhone去思考
每一次新的智能手機發(fā)布,分析師與媒體都會玩“挑戰(zhàn)iPhone”游戲。消費者更是以此為樂。對于制造商來說這完全只有負面效果。諾基亞不能因此迷惑了心智。相反,諾基亞曾是天才創(chuàng)新的樂土,它應該學著用超越iPhone的思維去思考——向下一個革新前進。
6、廣告
與競爭對手相比,在市場營銷與廣告上諾基亞一直落后半拍,特別是跟蘋果、Google和RIM比更明顯。諾基亞移動部門坐擁龐大的現(xiàn)金(1230億美元的現(xiàn)金與流動資產),它應該好好利用這些。諾基亞想贏得美國市場就要靠口碑效益。它必須掏錢。諾基亞必須針對美國市場做出有效的表演,這很重要,因為它的廣告要夠亮眼,夠精明,能與蘋果、Google和三星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