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8日上午消息(艾斯)據(jù)《洛杉磯時報》報道,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調查后,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得出結論,認定聯(lián)邦政府應該對兩家中國科技公司試圖進入美國市場的意圖“持懷疑態(tài)度”,因為他們可能為中國的間諜活動以及網(wǎng)絡竊取提供幫助,從而帶來巨大風險。
在一份附帶的多達52頁的機密報告中,調查者表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公司這兩家私人公司與中國政府聯(lián)系匪淺,他們未能滿足美國對安全擔憂的審查。
“盡管我們進行了數(shù)小時的采訪,以及大量和一再的文件要求,并審查了公開來源信息,還對兩家公司的高管進行了公開聽證,但是委員會仍然對這兩家公司所提供的合作水平以及坦誠程度感到不滿。”報告說。“兩家公司都不愿意提供足夠的證據(jù)來減輕委員會的擔憂。”
該報告建議美國政府禁止這兩家在全球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公司獲得任何美國敏感網(wǎng)絡的接入權,并禁止其收購美國資產(chǎn)。這兩家公司制造路由器、交換機以及全球電信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其他部分。
華為已經(jīng)聘請了華盛頓的游說團隊,包括一些前國會助手,因為它尋求向美國電信運營商出售產(chǎn)品,否則其在美國市場無法獲得一個立足點,中興公司高管也曾表達在美國市場做大業(yè)務的愿望。但在美國官員的警告下,美國大型電信公司不太可能與這兩家中國公司進行業(yè)務合作。
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Mike Rogers (R-Mich.)以及高級議員C.A. Dutch Ruppersberger (D-Md.),上周日參加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節(jié)目討論了調查。
“如果我今天是一家美國公司……而你在考慮華為,那么我會尋找其它供貨商,如果你關心你的知識產(chǎn)權,如果你關心你的消費者的隱私,如果您關心美利堅合眾國的國家安全。”Rogers在廣播中表示。
華為的年收入達32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的年收入為137億美元,全球排名第五。報告指出,這兩家公司專門研究能夠輕易操作電子竊取的技術,且通過非常難以探測的方式。
報告稱,華為“顯示出了一種漠視其他公司知識產(chǎn)權的模式”,從而促使私營公司“考慮與中興或華為就設備或是服務進行合作所帶來的長期安全風險”。
對比中興,這份報告對華為的指責更加嚴厲。它指控道,“在調查過程中,委員會收到了行業(yè)專家以及華為現(xiàn)任及前任雇員的信息,暗示華為可能違反了美國法律。這些指控表示,華為是一家沒有遵循美國法律義務或是國際商業(yè)標準的公司。”
該報告稱,這些指控包括貪污受賄等,將被提交至司法部門。
然而,除了這些未指明的指控,該報告的非保密版本并未具體指出任意一家公司為中國從事不當行為或是間諜活動。美國情報官員表示,中國已經(jīng)發(fā)起了一場無恥的國家資助的活動——用于竊取美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知識產(chǎn)權,往往通過網(wǎng)絡攻擊從那些防御薄弱的計算機網(wǎng)絡竊取信息。
美國官員強調,盡管美國廣泛從事電子間諜活動,但卻不會進行經(jīng)濟間諜活動。同時,他們認為,中國具有通過竊取繞過研發(fā)過程的策略。中國對此進行了否認。
這份報告主要關注的問題在于,兩家公司對其與中國政府、國防以及情報服務關系的回答,均未令委員會滿意。
報告稱,盡管華為是一家私人公司,卻從中國國有銀行獲得了重大幫助且拒絕告知詳情。中興則不愿談論其為中國軍方和情報服務所做的工作。
在9月份的情報委員會聽證會前,兩家公司均否認他們曾代表中國做出任何不當行為。
“華為從未有過、未來也將不會向任何第三方、政府或是其他組織做出危及我們全球商業(yè)成功或是我們客戶網(wǎng)絡完整性的舉動。”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Charles Ding告訴國會議員。
(英文鏈接:House intelligence panel warns against two Chinese fir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