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黑莓更換公司名稱和推出新品之后,業(yè)界和消費者對他們的印象的確深刻了許多,但作為進入國內市場較早的手機廠商,現在其在國內卻太過沉默。據《南方都市報》報道,目前在廣州,三大運營商均無黑莓手機銷售,另外新品缺位,銷售冷清,連售后也門可羅雀。
IT商業(yè)新聞網記者從北京一些手機經銷渠道則了解到,黑莓產品在北京的情況也并不理想,可以買到行貨機型的零售點為數不多。有消費者對記者說,“現在大家都買蘋果三星諾基亞,黑莓考慮的比較少”。
在國外,目前多家加拿大運營商早已下調了黑莓Z10手機的價格。而黑莓10的設計初衷,是針對北美和歐洲的高端設備市場。但對中國等移動市場的不作為或許讓其難以翻身。對于黑莓10和相關終端的發(fā)布,中國還沒有時間表。黑莓系統版本所支持的語言目前只支持英文、德文、法文,而不支持中文,由此可見黑莓依舊沒有很看重中國市場。
然而目前中國無疑是全球最重要的智能手機市場之一,不僅手機用戶的普及率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其智能手機的出貨量更是高居世界之首,就連黑莓的“難兄難弟”諾基亞也放低姿態(tài)加強與國內運營商合作,忽視中國市場對于黑莓來說顯然會加大它收回失地的難度。IT商業(yè)新聞網特約評論員張書樂在接受采訪時,就對“現在在老牌手機廠商中,諾基亞的表現要優(yōu)于黑莓和摩托羅拉”的觀點表示贊同。
電信專家付亮認為,黑莓過去的定位相對較窄,影響力不夠,想要將此概念做大做好,也是要先考慮,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未來黑莓需要拓寬市場面。
隨著搭載iOS系統及谷歌安卓系統的移動終端設備,在過去的兩年內幾乎覆蓋全部市場份額,黑莓手機慢慢被邊緣化,包括其商務機“主戰(zhàn)場”也正在面臨失守。
在付亮看來,隨著主流市場的三大系統(iOS、安卓、Windows Phone)逐漸統一整個市場,落后的黑莓系統競爭力有限,也不具備建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優(yōu)勢,未來將越來越難生存。
IT分析人士馬振貴則對IT商業(yè)新聞網記者說,黑莓應用商店中的應用數量少也是個問題。Android(安卓)應用的移植到黑莓終端中如果簡單方便,對黑莓是一個好處。不過黑莓10如果要翻身,不僅僅是應用少的問題,產品本身也是關鍵。
有消息稱,通過推出兼容iOS和Android的BBM服務,黑莓想轉型為信息安全服務商,重點拓展名為“黑莓企業(yè)服務”的熱門應用。公開資料顯示,原本該服務僅允許企業(yè)用戶在企業(yè)或者政府網絡內部管理黑莓設備。擴展后,企業(yè)用戶的管理范圍將擴大至非黑莓設備。也就是說,不管用戶使用的是黑莓、iPhone還是Android手機,黑莓公司都可以提供數據安全保護。
信息安全服務是黑莓產品中粘性最高的部分,部分用戶甚至愿意為了“安全”而忽略黑莓其他糟糕的用戶體驗。咨詢機構RationalAB分析師張星認為,如果黑莓成功把自己這項優(yōu)勢推向蘋果和Android手機,確實能贏來不少新市場,但黑莓自家手機也將失去優(yōu)勢。
不過,黑莓的新服務已逐漸在國外贏得市場。一些企業(yè)和政府機構已經安裝了運行黑莓10設備所需的BES,而且正在針對該平臺開發(fā)了應用。BoxTone是一家專門幫助大企業(yè)部署IT方案的公司,該公司首席營銷官布萊恩·雷德(Brian Reed)說,一些大型銀行、律師事務所和其他客戶也在快速部署這一系統。“黑莓是移動安全行業(yè)的標桿,它在企業(yè)領域很有活力”,“我認為他們目前在該領域表現很好。”
對此,有分析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不排除轉型后的黑莓重新贏得國內市場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