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e+ FuelBand SE在我們的業(yè)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該公司在一封發(fā)給媒體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我們將會繼續(xù)改進Nike+ FuelBand的用戶體驗,同時為FuelBand手環(huán)加入更多的可選顏色,此外,未來我們也將會繼續(xù)銷售FuelBand手環(huán),并為其提供更多的軟硬件支持?!?/p>
耐克的這番措辭似乎給自己留下了比較的回旋余地,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耐克應該不會在對FuelBand產品線進行更新,有知情人士透露稱耐克此舉可能是想清理FuelBand的庫存,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公司內部尚未就裁撤FuelBand團隊達成一致。
FuelBand發(fā)展遇阻
據悉關于是否保留FuelBand團隊的爭論已經在耐克公司內持續(xù)了數(shù)月時間,由于FuelBand的研發(fā)費用比較高,要面臨的挑戰(zhàn)也有很多,同時無法為公司帶來足夠的利潤,此外有消息稱耐克在該業(yè)務上的增長趨勢已經難以吸引相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以FuelBand手環(huán)為例,到目前為止尚未推出自己的Android應用,這等于拒絕了一大批潛在的用戶。同時,耐克大數(shù)據分析方面的經驗也非常匱乏,而這其實是可穿戴技術領域的重中之重?!八麄円呀洬@得了大量的用戶數(shù)據,但是卻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些什么,”一位知情人士說道,“他們無法去主動拓展更大的市場?!北M管如此,由于FuelBand有著非常明顯的產品定位,所以仍然在耐克的公關活動中占據重要位置。
但是,雖然長期合作伙伴蘋果公司即將發(fā)布自己的可穿戴設備,耐克可能已經感覺到其硬件設備的發(fā)展局限性,而公司未來更應該專注的則是軟件領域,繼續(xù)推進Fuel健身平臺的發(fā)展。
此前曾有報道稱耐克已經在本周四對FuelBand硬件團隊的70名員工下發(fā)了通知,表示公司計劃最多裁掉其中的55名員工,但對應的軟件團隊——“耐克數(shù)字團隊”并未受到此次裁員的影響。而上周曾有用戶在匿名社交網絡Secret上披露稱耐克將會針對FuelBand健身手環(huán)和Nike+智能手表的團隊進行裁員,該用戶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高管的先前的決策失誤。
可穿戴市場有所降溫
盡管耐克否認了將會裁撤FuelBand團隊的報道,但很顯然在經歷了一段“新鮮期”之后,耐克對于可穿戴設備的態(tài)度已經發(fā)生了變化。
在最近的幾個月中,大量的健身追蹤設備出現(xiàn)在市場上,至于這個市場究竟有多大的需求目前尚不得而知,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有所降溫,而許多用戶在購買了這些設備數(shù)月后大多將其束之高閣。
雖然大部分可穿戴設備都宣稱自己能夠幫助人們養(yǎng)成并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能夠記錄佩戴者的行走步數(shù)、消耗的熱量、心率和睡眠質量等等,但是客觀地講,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盡相同,所以這些設備也只能提供一些相對合理的健身建議,至于這些建議是否真的適合于你,恐怕沒有一家設備廠商敢確認這一點。
同時,可穿戴設備的硬件利潤也非常低,許多公司都難以接受其漫長的產品研發(fā)周期,即便能夠接受,未來該產品是否能夠大賣仍然是個未知。
不過,盡管在硬件市場上屢屢碰壁,但耐克卻在一直加強在健身軟件平臺領域的實力。該公司于4月初在舊金山宣布成立了Nike+ Fuel實驗室,該實驗室將主要面向運動員開發(fā)軟件產品。此外,耐克還將與MyFitnessPal、RunKeeper和Strava等應用展開合作來共同拓展NikeFuel平臺,“我們將會繼續(xù)利用合作伙伴關系來推動耐克數(shù)字產品和服務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耐克在本周五表示,“借助NikeFuel平臺,用戶將能夠獲得更加完善的健身體驗?!?/p>
未成主流消費品
盡管可穿戴設備廠商很少公布自己的實際銷售數(shù)據,但通過前不久Fitbit由于易引起皮膚過敏癥狀而召回Force腕帶的事件可以看出,可穿戴設備銷售狀況并不理想。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曾透露稱Fitbit一共從美國地區(qū)召回了大約100萬個Force腕帶,從加拿大地區(qū)召回2.8萬個,而該產品已經上市了5個月時間。
相對來說,iPhone 5s和iPhone 5c的銷量在上市首周就超過了900萬部。市場研究機構NPD的數(shù)據顯示,去年FitBit的設備銷量占全球“全身活動跟蹤”類設備銷量的67%,是可穿戴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但NPD同時還發(fā)現(xiàn),消費者對可穿戴設備的認知度偏低,只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有購買傾向。
而市場研究機構Forrester的另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的網購消費人群中,只有5%在使用可穿戴設備來記錄自己的日常活動情況,同時有25%的消費者表示只有在合適的價格區(qū)間內,他們才會考慮購買可穿戴設備。此外Forrester還指出,這些感興趣的消費者最終也不一定能全轉化成買家,尤其是那些售價在100美元以上的設備,或許只有運動員、運動癡迷者以及有減肥需求的才會購買。
尚處于發(fā)展初期
當然,大部分人還是比較看好可穿戴市場的未來的,只不過這個市場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就如同上世紀80年代的大哥大一樣,不管是造型還是功能,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不可回避的事實是,第一代產品往往難以贏得主流消費者的認可,而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就處于這一尷尬時期。
除了智能手表和健身手環(huán)之外,目前市面上還有隨身健身教練、電子紋身、配備傳感器的衣服和智能眼鏡等多種可穿戴產品。同時也已經有多家科技公司押注于可穿戴市場,比如Facebook收購了虛擬現(xiàn)實頭盔廠商Oculus,英特爾收購了可穿戴設備廠商Basis Science,而谷歌則已經發(fā)布了專門針對可穿戴設備的Android Wear操作系統(tǒng)。
而在蘋果方面,其最近的招聘信息顯示,該公司似乎在新型醫(yī)用傳感器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同時科技媒體上關于iWatch的傳聞也甚囂塵上,還有報道稱蘋果更傾向于打造一個面向所有用戶的數(shù)字健康平臺。
最后還有一家值得一提的可穿戴新創(chuàng)企業(yè)——Jawbone,該公司所推出的Up系列手環(huán)外形美觀功能強大,深受消費者的歡迎,這也讓Jawbone成為大型科技公司的熱門收購對象。據悉目前Jawbone已經解決了設備制造方面的諸多難題,目前的重點則是提升軟件應用體驗以及加強用戶的數(shù)據管理。
“我們認為在未來數(shù)月或數(shù)年的時間中,生物醫(yī)學信號領域肯定會爆發(fā)一場大戰(zhàn),”智能服裝公司OmSignal的CEO史蒂芬·瑪索(Stephane Marceau)說道?!鞍ü雀?、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在內的諸多科技巨頭都將把生物信號數(shù)據融合到各自的云端服務之中,所以他們都將會努力抓住這次難得的發(fā)展良機?!盵!--empirenews.page--]
老杳吧推出微信公共平臺,想閱讀更多老杳文章,請訂閱老杳吧微信,資訊內容:手機、集成電路、面板、專利、老杳獨家視點及手機概念股相關業(yè)務進展等;微信平臺使用幫助發(fā)送“help”。關注辦法:微信關注‘集微網’、‘jiweinet’或掃描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