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發(fā)布公告稱,2015年底前,我國將全面實行城鎮(zhèn)居民階梯水價制度。業(yè)內分析人士指出,推行階梯水價制度將采用新的水價計量方法,屆時智能水表有望全面進入千家萬戶,進而帶動起對智能水表的巨大需求。
據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1月3日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加快建立完善城鎮(zhèn)居民用水階梯價格制度的指導意見》,2015年底前,我國設市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實施條件的建制鎮(zhèn)也要積極推進。
《指導意見》提出,各地設置階梯水量不少于三級。第一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水需求;第二級水量原則上按覆蓋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水量確定,體現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合理用水需求;第一、二、三級階梯水價按不低于1:1.5:3的比例安排,缺水地區(qū)應進一步加大價差。《指導意見》特別強調,各地要限期完成一戶一表改造。
據專家介紹,過去10年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但是我國的水表行業(yè)發(fā)展卻相對緩慢,以機械水表為主的人工抄表模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2012年我國水表年產量約6500萬臺,智能水表產量僅800多萬臺,占國內水表產量比重不足15%.與當前國內智能電表80%以上滲透率,智能氣表50%左右滲透率相比,智能水表的滲透率還很低。
東方證券分析師表示,目前我國在線運行水表存量2億多只,90%以上均為機械水表。如果2億只機械水表全部替代為智能水表,按照智能水表單價250元/只計算,存量替代市場高達500億元。而目前我國水表市場年產值只有50多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從近期政策方及權威專家的表述看,未來各地傳統(tǒng)水表的改造有望享受政策補貼。東方證券分析師表示,這無疑將加速智能水表的替代步伐。假設未來我國水表產量年均增速6%,到2020年智能水表滲透率如果達到50%,那么2014~2020年智能水表市場復合增長率將高達25%.
據專家介紹,智能水表和機械水表主要區(qū)別在于,前者的技術著重點在于電子技術,后者的技術著重點在于機械技術,通常情況下,后者也是前者的一個部件。通過嵌入應用軟件和配套設備,智能水表可以自動完成水表數據的抄錄、控制、數據存儲、查詢、月結、抄表結算、收費結算、報表打印等各項功能,將采集的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完成人工所進行的各種復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