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歐洲、日本及中國大陸都積極投入智能電網的發(fā)展,預期明年將是智能電網的起飛年,商機則將延續(xù)到2020年。據了解,智能電網帶動的商機,從感測控制元件、網通模組、能源管理系統(tǒng)、晶片及智能電表等都含括在內。
臺灣在供應鏈中的廠商,包含製造智能電表的士電、亞力、中興電工以及華城,以及智能電網傳輸設備供應商如正文、中磊、訊舟、康舒等。
專家指出,智能電表系統(tǒng)是將由每戶的電表資訊,搭配無線或有線的通訊網路,將資訊傳送到電力公司的自動讀表控制中心進行資訊分析。智能電網的商機,包含初期的智能電表及變壓器,未來更將延伸到電力調配、綠色能源,例如太陽能及風力等替代性能源。
目前臺灣的電表分為電子式及機械式兩種,高壓用戶全部採用電子式電表,低壓用戶則多為機械式電表。在高壓部分,資策會已經成功研發(fā)高壓核心技術,技術移轉給大同公司。至於低壓核心技術,康舒則可在未來參與臺電公司低壓AMI建置計畫。隨著未來推廣高、低壓AMI之后,用戶電表將逐步全面更新為智能電表。
臺灣科技業(yè)在智能電網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