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時至今日,知道變頻調速的人已經相當的普遍了。大多數人一提起變頻調速,總是能和節(jié)能掛起鉤來。近年來,盡管我國在能源開發(fā)方面進展迅速,但還是跟不上需求的增長,節(jié)能問題始終處于相當突出的位置。
變頻調速之所以節(jié)能,主要在于把全速運行中浪費的電能節(jié)約了下來。尤其是閉環(huán)調速系統(tǒng),如恒壓供水系統(tǒng)等,實現了按需拖動,幾乎完全消除了拖動系統(tǒng)在運行過程中的浪費。這是從大的方面實現了節(jié)能,但并不等于節(jié)能潛力已經挖掘干凈了。事實上,在許多場合,還存在著大馬拉小車的現象,在這一方面,還大有潛力。本文專就大馬拉小車的節(jié)能技巧問題作一探討。
1 大馬拉小車的基本分析
當負載所需的功率遠小于電動機的額定功率,或者負載折算到電動機軸上的轉矩遠小于電動機的額定轉矩時,通常稱之為大馬拉小車。
1.1 大馬拉小車時的反電動勢
電動機定子側的電動勢平衡方程
1.2 大馬拉小車時的磁通
1.3 大馬拉小車時的勵磁電流
1.4 大馬拉小車存在的問題
1.4.1 功率因數變差
電動機的電流平衡方程是
圖2所示,是粗略的電流矢量圖。圖2(a)是額定狀態(tài)時的情形。
輕載時,轉子的折算電流小了,而勵磁電流大了。結果,合成為定子電流后,和電壓的相位差角增大了,而功率因數則變小了,如圖2(b)所示。
1.4.2 效率降低
磁通的增加,將增大鐵心的磁滯損失和渦流損失,使損耗功率的相對值增大,效率降低。
1.5 大馬拉小車的界定
有關資料表明,異步電動機的最高效率發(fā)生在負荷率為0.7~0.85 的時候,其效率曲線如圖3 所示,圖中的橫坐標是電動機的負荷率,其計算式為
2 變頻器的節(jié)能技巧
由以上分析,大馬拉小車的結果,首先反映在反電動勢增大。顯然,如果適當減小電源電壓,反電動勢就可以隨之減小。由式(4),磁通就可以恢復到接
近于額定值。
因此,大馬拉小車節(jié)能的基本途徑,便是適當降低電壓。而在應用變頻器的場合,節(jié)能的方法更是靈活多樣。
2.1 工作頻率為50 Hz時的節(jié)能方法
圖4(a)所示,是大馬拉小車的典型例子:當運行頻率為50 Hz時,電動機的額定容量是110 kW,而負載實際所需功率只有70 kW。
針對這種情況,降低電壓的方法是加大基本頻率。如圖4(b)所示,如把基本頻率加大為60 Hz,則60 Hz對應于額定電壓380 V,而在50 Hz 時得到的電壓只有317 V。
2.2 低頻運行時的節(jié)能方法
二次方負載在低速運行時,極易出現大馬拉小車的狀態(tài)。如圖5 所示,曲線①是負載的機械特性,曲線②是電動機的自然機械特性,額定轉矩為TMN。在全速運行時,負載轉矩等于TLN,與電動機的額定轉矩十分接近。曲線③是電動機在低頻運行時的機械特性,有效轉矩為TEA,而負載轉矩為TLD,比電動機的有效轉矩小得多,所以電動機處于大馬拉小車的狀態(tài)。
針對上述現象,節(jié)能的基本方法如下所述。
2.2.1 預置低勵磁U/f比
各種變頻器都設置了低勵磁U/f比功能。即在低頻運行時,減小U/f比,使U/f線如圖5(b)中的曲線④′(曲線④為基本U/f線)所示,曲線④′通常稱為低勵磁U/f線。由圖知,當頻率為fA時,電壓從UA下降為UA′。這時,電動機的磁通比額定磁通還要小,從而降低了有效轉矩,使之更接近于負載轉矩。
降低電壓后的機械特性如圖5 (a)中的曲線③′所示,電動機的有效轉矩減小為TEA′,和負載轉矩TLD之間的差距減小了,從而緩解了“大馬拉小車”的問題。
2.2.2 自動搜索最佳工作點
變頻器可以任意預置U/f比的特點,相當于在某一頻率下,可以任意改變其工作電壓。在任意改變其工作電壓時,電流的變化規(guī)律就是電動機的電流-電壓曲線,如圖6 所示。
當電壓偏低時,雖然磁通減小,但是勵磁電流卻變化不大;
另一方面,因為電動機電磁轉矩的大小取決于轉子電流和磁通的乘積,即
反之,當電壓偏高時,一方面,由于磁通的增大,轉子電流略有減小;另一方面,電動機的磁路趨向飽和,結果是勵磁電流大幅度增加,在合成為定子電流
時,也使定子電流增加,如圖6(a)中的A″點所示。
綜合上述,得到完整的電流- 電壓曲線如圖6(a)所示。圖中的A 點稱為最佳工作點。
當負載增大時,電動機的電流和所需電壓都將增大,最佳工作點向右上方移動,電流- 電壓曲線也將隨之移動,如圖6(b)中的曲線②和曲線③所示。相應的最佳工作點如B 點和C 點所示。
某些變頻器具有自動搜索最佳工作點的功能,可以在任何狀態(tài)下,使運行電流為最小值,從而得到比較理想的節(jié)能效果。
3 隱形的大馬拉小車現象
3.1 上限頻率太低
有的用戶主要利用變頻器來降速,上限頻率往往預置得很低。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大馬拉小車。
因為當上限頻率低于基本頻率時,電動機的有效輸出功率是要減小的。
圖7所示,是一個上限頻率只有30 Hz 的實例。
電動機的額定容量為75 kW,但當運行在30 Hz時,其有效功率為
3.2 機械調速帶恒轉矩負載
機械調速大多采用齒輪箱,也有機械的無級調速器。由于驅動電動機的功率是恒定的,根據能量守恒的原理,調速器輸出軸的功率也是恒定的。所以,機械調速器輸出軸的機械特性具有恒功率特點,即高速時轉矩小、低速時轉矩大,如圖8(b)中的曲線②所示。
如果用機械調速器來拖動恒轉矩負載,負載的機械特性如圖8(b)中的曲線①所示。[!--empirenews.page--]
十分明顯的是,為了在最高轉速時也能帶動負載,電動機的額定轉矩必須大于負載轉矩。而在額定轉速以下運行時,電動機將始終處于大馬拉小車的狀態(tài),如圖8(b)所示。
4 恒功率負載的拖動系統(tǒng)
4.1 卷繞機械
以某卷繞機為例:
4.1.1 負載側的計算
就是說,在卷繞的全過程中,負載的功率是恒定的,都約等于1 kW,如圖9(c)所示。
4.1.2 電動機側的計算
電動機的額定轉矩必須能夠帶動卷徑最大時的負載轉矩,故有
電動機的額定轉速必須滿足負載的最高轉速,故有
4.1.3 解決大馬拉小車的途徑
可見,所需電動機的容量減小了一半。
如果最高頻率達到額定頻率的3 倍,則可進一步將電動機的容量減小為2.2 kW,如圖10(b)所示。
電動機如果長時間在過高頻率下工作,會引起軸承磨損及動平衡等方面的問題,一般不推薦在2倍頻率以上運行。但卷繞機械在最高頻率下運行的時間極短,隨著半徑的迅速增大,卷輥的轉速將迅速下降。所以,上述方案是可行的。
4.2 金屬切削機床
大部分金屬切削機床都屬于恒轉矩和恒功率混合的負載,其要點如下。
4.2.1 機械特性
以普通車床為例,負載的阻轉矩如圖11 中虛線框內所示,等于切削力和工件半徑的乘積
在切削深度和進刀速度不變的情況下,切削力F主要與切削的線速度成正比。因此,工件的轉速越高,負載的阻轉矩也越大。
但實際上,由于受到刀具和機床床身強度的限制,要求在大部分調速范圍內,切削功率保持恒定。
因此,其機械特性具有恒功率的性質。
但在低速段,則因為切削力F要受到限制,故其機械特性具有恒轉矩的特點。所以,金屬切削機床的機械特性屬于恒轉矩和恒功率相混合的特性,如圖12所示。
4.2.2 計算轉速
恒轉矩區(qū)和恒功率區(qū)的分界轉速,稱為計算轉速,用nD表示。
關于計算轉速nD大小的規(guī)定因機床的種類而不同,如在老系列車床中,一般規(guī)定:從最低速起,以全部轉速擋數的1/3的最高速作為計算轉速。例如,CA6140型普通車床主軸的轉速共分24擋:n1、n2、n3、……n24,則第八擋轉速(n8)為計算轉速。
但隨著刀具強度和切削技術的提高,計算轉速已經大為提高。近年來,在一些新系列車床中,已逐漸提高為以最高轉速的(1/4~1/2)作為計算轉速
4.2.3 調速特點與減容方法
金屬切削機床的轉速調節(jié),通常是在停機情況下進行的,在切削過程中,一般不進行轉速調節(ji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應該充分利用。
根據金屬切削機床停機調速的特點,傳動比可以考慮分成兩擋或多擋,使變頻調速后的有效轉矩線盡量逼近負載的機械特性曲線。以某車床為例,如圖13 所示,為了便于觀察,各軸上的轉矩和轉速都折算到負載軸上。圖13 中,曲線①是車床的機械特性;曲線②是低速段變頻調速后的有效轉矩線;曲線③是高速段變頻調速后的有效轉矩線。由圖可知,電動機的有效轉矩線與負載的機械特性曲線十分接近。這樣做的目的,是可以使拖動系統(tǒng)的容量盡量地接近負載實際所需的容量.
5 結語
由于歷史的原因,工業(yè)設備中的電動機所驅動的負載的功率,常常遠小于電動機本身的功率,這種大馬拉小車的現象,浪費了設備資源,也浪費了寶貴的電力。本文分析了這種不匹配現象的本質,針對不同的負載特性,提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法,值得從事設備的節(jié)能技術改造以及制定新設備的設計方案的技術人員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