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單片機采用高電平復位。以當前使用較多的AT89系列單片機來說,電路圖如下。在復位腳加高電平2個機器周期可使單片機復位。復位后的主要特征是各IO口呈現(xiàn)高電平,程序計數(shù)器從零開始執(zhí)行程序。
復位是單片機的初始化操作,只需給AT89S51的復位引腳RST加上大于2個機器周期(即24個時鐘振蕩周期)的高電平就可使AT89S51復位。
51單片機采用高電平復位。以當前使用較多的AT89系列單片機來說,電路圖如下。在復位腳加高電平2個機器周期可使單片機復位。復位后的主要特征是各IO口呈現(xiàn)高電平,程序計數(shù)器從零開始執(zhí)行程序。復位方式有兩種。1.上
電源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很多指標都是直接用的概念指標,比如我們說 +5 V 代表1,GND 代表0等等。但在實際電路中的電壓值并不是完全精準的,那這些指標允許范圍是什么呢?隨著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不斷增多,大家要慢慢培養(yǎng)
51?系列單片機是高電平復位。如果在?AT89S52?的?9?號引腳(RST)加上寬度大于?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該單片機芯片就將處于復位狀態(tài)。復位時:PC?=?0000H,SP?=?07H,P0~
51?系列單片機是高電平復位。如果在?AT89S52?的?9?號引腳(RST)加上寬度大于?2?個機器周期的高電平,該單片機芯片就將處于復位狀態(tài)。復位時:PC?=?0000H,SP?=?07H,P0~
復位電路的工作原理在書本上有介紹,51單片機要復位只需要在第9引腳接個高電平持續(xù)2us就可以實現(xiàn),那這個過程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在單片機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上電啟動的時候復位一次,當按鍵按下的時候系統(tǒng)再次復位,如果釋放
本文中所提到的對電磁干擾的設計我們主要從硬件和軟件方面進行設計處理,下面就是從單片機的PCB設計到軟件處理方面來介紹對電磁兼容性的處理。
常用的上電或開關復位電路如圖所示。上電后,由于電容C3的充電和反相門的作用,使RST持續(xù)一段時間的高電平。當單片機已在運行當中時,按下復位鍵K后松開,也能使RST為一段時間的高電平,從而實現(xiàn)上電或開關復位的操作。
1 電容充電過程當電容器接通電源以后,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與電源正極相接電容器極板的自由電子將經(jīng)過電源移到與電源負極相接的極板下,正極由于失去負電荷而帶正電,負極由
用的是線性時不變的電容。感慨,歲月不饒人,什么電容電感、微分方程早舍吾記憶而去。1 電容充電過程當電容器接通電源以后,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與電源正極相接電容器極板的自由電子將經(jīng)過電源移到與電源負極相接的極
許多高職、??圃盒6紩捎脤嵺`教學的方式來提高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但長時間以來對實踐教學的探索相對薄弱,課程設計存在缺陷。使得學生本身對實踐教學的興趣不高,認識不深,無法將實踐教學的內(nèi)容與課本上所學
一、特點:同步復位:顧名思義,同步復位就是指復位信號只有在時鐘上升沿到來時,才能有效。否則,無法完成對系統(tǒng)的復位工作。用Verilog描述如下:always @ (posedge clk) beginif (!Rst_n)...end異步復位:它是指無
本復位電路分為上電復位與開機復位。上電復位:接通電源,把上次關機前,CPU中狀態(tài)對地清零;開機復位:在接通電源時,機芯開關閉合整機工作前一瞬間把CPU中的信號再次對地清零。本機復位采用低電平復位,高電平保持。上電復位:當接通電源6V電壓經(jīng)R102限流給C104電容充電(根據(jù)電容特性電容兩端電壓不能突變的原理),使T2瞬間導通,把CPU里的信號對地清零。
微處理器是一個復雜又單一的東西。它啟動的方式一成不變,嚴格、準確地重復地執(zhí)行著函數(shù)功能。我們可以當微處理器已經(jīng)穩(wěn)定進入啟動程序后,發(fā)送一個復位操作來讓微處理器執(zhí)行正確的程序指令。當復位信號結(jié)束,微處理
對FPGA設計中常用的復位設計方法進行了分類、分析和比較。針對FPGA在復位過程中存在不可靠復位的現(xiàn)象,提出了提高復位設計可靠性的4種方法,包括清除復位信號上的毛刺、異步復位同步釋放、采用專用全局異步復位/置位
存儲器系統(tǒng)的復位電路(TLC7XX)
對FPGA設計中常用的復位設計方法進行了分類、分析和比較。針對FPGA在復位過程中存在不可靠復位的現(xiàn)象,提出了提高復位設計可靠性的4種方法,包括清除復位信號上的毛刺、
微處理器的復位電路
復位電路的檢測部位和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