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已經塵埃落定的“紫光集團破產重整”一事,近日又因其董事長趙偉國突然曝出的重磅消息再起波瀾。隨后,紫光集團管理人與北京健坤投資陷入了“口水仗”模式。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作為半導體領域的明星企業(yè),紫光集團到底怎么了?
下面,就幫大家捋一捋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
紫光集團是國內最大的高科技產業(yè)集團之一,但近年來卻深陷債務危機,并于2020年11月出現(xiàn)了資金流動性問題。當月,作為紫光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清華控股引入了專門工作團隊(后轉為清算組),對紫光開展債務風險化解工作。
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12月11日,紫光集團正式公布重整方案,確定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lián)合體成為重整戰(zhàn)略投資者。
從股權架構來看,紫光集團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清華大學校企平臺)持股51%、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趙偉國個人實控)持股49%。此前,趙偉國以少數股東實控人身份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并負責企業(yè)經營管理。但后面的重組工作,則主要由紫光集團管理人推行。
或許是對接盤方智路建廣聯(lián)合體“不滿”,作為紫光集團的第二大股東,健坤集團于12月15日晚間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布《關于紫光集團重整引進戰(zhàn)投過程中涉嫌734.19億國有資產流失的公開聲明》稱,此前已確定由北京智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作為牽頭方組成的聯(lián)合體為紫光集團等七家企業(yè)實質合并重整戰(zhàn)略投資者的重整方案,將直接造成當期734.19億元(未來價值數千億元)的國有資產流失。
對此,健坤集團還在聲明中表示,已通過郵局向中紀委、國務院辦公廳紀檢組、財政部紀檢組、教育部紀檢組進行實名舉報。
就在健坤集團及趙偉國“喊話”僅過去一日,12月16日晚間,紫光集團緊急發(fā)布聲明,就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個人散布不實信息,企圖干擾并影響紫光集團司法重整工作進程,管理人堅決反對,并將采取措施依法追究相關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12月17日上午,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也發(fā)布了關于紫光集團有關情況的聲明。
清華控股表示,趙偉國發(fā)布言論不實,并特別申明,相關信息未經清華控股授權,不代表清華控股意見。希望廣大債權人和社會各界繼續(xù)支持紫光集團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共同幫助紫光集團早日重整成功,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yè)發(fā)展做出貢獻。
然而,這件事情并沒有結束!
根據最新報道,12月17日下午,健坤集團二次發(fā)聲,針對此前紫光集團管理人發(fā)布的《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嚴正聲明》再次作出回應:
一、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先生沒有散布不實言論,如果有,請管理人和當事人錢凱、范元寧公開指出來,如果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先生說錯了,健坤集團和趙偉國愿意公開賠禮道歉,承擔法律責任。
二、趙偉國沒有操縱紫光集團,紫光集團是按照法人治理制度運營的,趙偉國先生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是清華大學和清華控股的決定,紫光集團的所有重大經營行為都是依據法律、法規(guī)的分級授權,由紫光集團董事會、股東會、清華控股甚至是清華大學決策的,股東會層面,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的股權,在董事會層面,7位董事中,清華控股委派了4位董事,如果能夠操縱紫光集團,意味著操縱清華控股甚至清華大學,請管理人謹言慎行!
三、債權人申請紫光集團破產重整,不是債權人的決定,是工作組(即錢凱和范元寧等)要求債權人去申請的。
四、《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嚴正聲明》罔顧事實,繼續(xù)以所謂“資不抵債”誤導債權人就范,公開恐嚇健坤集團和趙偉國先生,言論行徑于法無據、于理不合、于情不通!
受消息面影響,12月17日,紫光系上市公司繼續(xù)下跌。截至當天收盤,紫光股份下跌2.39%,紫光國微下跌3.23%。
值得注意的是,僅短短一周時間,紫光股份和紫光國微的市值就蒸發(fā)了180億元。
在“內斗”風波下,紫光集團重組究竟走向何方?我們將持續(xù)關注后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