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Mate40 Pro的發(fā)售價為5789元,黃牛瞧不上?
時隔兩年,華為終于發(fā)布了旗下Mate50系列手機。線上平臺在開啟預售的十分鐘內被搶購一空。日前,新消費日報記者通過門店走訪發(fā)現,盡管只支持4G通信,但線下門店的首批Mate50系列手機也都售罄。不過,這種“新機熱”可能僅在官方渠道存在。
新消費日報觀察到,在二手交易平臺上,有南京的華為線下門店在線銷售原價Mate50 Pro系列機器,并且與官方同步發(fā)貨。換言之,Mate50系列機器沒有溢價的空間。
此外,華為官方體驗店中也早早撤下了此前展出賽力斯SF5車型,換成了問界M5 EV系列車型。店員表示,有不少對于該車型搭載的Harmony OS3系統(tǒng)感興趣,并在店體驗和詢問的人。
走訪華為線下門店發(fā)現,目前華為Mate 50系列手機第一批的預定名額已經發(fā)放完畢,根據店員提供信息,首批預定的消費者大概有一百多位。
“第一批在前幾天就被預訂完了,大概得有一百多個名額吧,最早大概在21號左右拿到貨,”店員表示,“反正你現在也能預定,不需要交全款,登記下手機號碼就行了,只是到貨的時間就不確定了?!?
由于線上和線下的庫存和渠道不同,并且是分批次預定,店員建議可以去線上碰一碰運氣。不同于門店預定,線下預定需要先繳納全款。
華為作為國產智能手機的老大哥,在一眾國產手機品牌中有著相當不錯的知名度,甚至不少消費者認為華為能夠和蘋果相提并論。尤其在華為Mate40發(fā)布后,這一呼聲達到了頂峰。
而后,因為多種因素影響華為Mate系列暫時停留在了Mate40這一代機型之上。此前不久,久違的Mate系列再度回歸,華為推出了Mate50系列。然而新機發(fā)售后,華為Mate40系列卻意外的更加火爆了。
在某購物平臺可以看到,8GB+256GB的華為Mate50 Pro售價為6799元,而同版本的華為Mate40 Pro售價卻達到了8699元,兩者之間的售價差距達到了近2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40 Pro的發(fā)售價為5789元。而這一漲價現象并不僅僅出現在新機之上。早在華為Mate50系列發(fā)布時,二手市場Mate40系列的回收價以及搜索量均出現了明顯提升。
然而不少消費者卻認為出現這一情況并不令人意外。由于華為Mate50系列在5G方面受到了限制,不少渴望使用5G的華為粉絲們便只能轉向購買Mate40系列5G版本,并不存在兩者在市場認可度上有著巨大差異的情況。
在華為Mate 50系列在發(fā)布會上,余承東花了不少篇幅介紹全新昆侖玻璃的防護性能,也讓這塊玻璃成為了新Mate 50系列的一大賣點。
值得注意的是,消費者若想用上昆侖玻璃須加價200元。以Mate 50 Pro為例,該機共有5個后殼版本,分別為曜金黑、冰霜銀、流光紫、昆侖破曉和昆侖霞光。其中昆侖破曉和昆侖霞光版的屏幕采用了昆侖玻璃,后殼則為素皮材質。另外三種版本為玻璃后殼。
雖然昆侖玻璃版僅僅貴了200元,以華為Mate 50系列的售價來說,多的錢都花了,也不在乎這200。但需要強調的是,為了更抗摔,就加錢買防護性更強的版本,這一操作也可謂開創(chuàng)了手機行業(yè)又一種全新的版本售賣模式。
未來不排除其他廠商效仿的可能,不僅如此,為了讓更多用戶用上昆侖玻璃,華為官方還推出了P50 Pro昆侖玻璃更換服務,報價799元。那對于消費者來說,加價購買這類“加強防護版”,真的有必要嗎?
屢試不爽的營銷手段
對于手機廠商以屏幕玻璃防摔抗震為宣傳賣點的做法,咱們并不陌生。大家還記不記得,摩托羅拉7年前發(fā)布的一款手機moto X極,美版命名為DROID Turbo 2,那時便號稱采用了“不碎屏”技術。
moto X極搭載了5.4英寸MotoShatterShield極御技術顯示屏,可以吸收手機跌落時所受沖擊力,保障屏幕的完整性和正常使用。當時聯(lián)想為了證明這款手機非?!翱乖臁?,官方特別提供4年內碎屏保修的售后保障服務。
還有我們熟悉的Redmi Note系列,作為2019年Redmi品牌獨立后的首款Note手機,Note7系列也將“小金剛品質”作為主要賣點,配備第五代大猩猩玻璃并采用四角加固設計。為了證明其抗摔耐壓性,砸核桃、多人輪流踩、使勁摔等各種暴力測試齊上陣,博得眾人眼球。
時間拉到更近的2020年,在iPhone 12系列上,蘋果首次采用超瓷晶玻璃,根據官方介紹,超瓷晶全新引入了硬度比大多數金屬還要高的納米級瓷晶體,使其與玻璃融為一體,再加上平面圓角中框設計,跌落性能達到了普通玻璃的4倍。在iPhone 13和最新的iPhone 14上,超瓷晶玻璃得到繼續(xù)沿用。
無論是作為賣點宣傳,還是借此拉開配置差距,對廠商來說,更強的抗摔性,都有利于吸引用戶多掏錢,不失為提高銷量和銷售額的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