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著近半個世紀造車經驗與20多年合資經驗、肩負著“汽車強國夢”重大使命的國內第二大汽車集團東風汽車,自始至終都是推動中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中堅力量。2017年不僅是東風實施“十三五”規(guī)劃的重要年,同時也是決定其是否能夠取得突破的關鍵年,這其中,自主事業(yè)的加速做強更是作為一大戰(zhàn)略要點存在。與此同時,伴隨著東風汽車公司年輕化營銷的落地,其大自主戰(zhàn)略又煥發(fā)勃勃生機。目前,東風旗下的五大自主事業(yè)線也都有了新的定位與規(guī)劃,其中近期勢頭強勁的東風風光未來將更多的去追求好玩好用的理念并主打四五線城市,風度定位越野并帶著一點跨界的風格,風行則更多的去主攻區(qū)域性市場,至于風神,未來將繼續(xù)往更高端的體系去發(fā)展,啟辰則從“寄人籬下”到與各位兄弟品牌平起平坐,更是被視為東風大自主的未來之星來培養(yǎng)。
那么,這五朵姊妹花在2017年表現如何?如何應對日益白熱化的車市大戰(zhàn)?
不進反退,東風風神泯然眾人矣
汽車情報新媒體從蓋世汽車獲取的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份,東風風神共計銷售114384臺,距離20萬臺的銷售目標足足有著85616臺的差距,即便是12月份處于開掛狀態(tài)也難完成任務。甚至與2016年的15萬輛成績相比,尚且有著35616臺的差距。也就是說,2017年的東風風神實際上是處于滑坡的狀態(tài)。
而縱觀東風風神車型銷售占比,更能夠發(fā)現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盡管風神在轎車和SUV市場上都有車型布局,并且數量不少,基本上涵蓋了各大細分領域,但是都是扶不起的阿斗,沒有一款成為爆款車型,若不是貓科動物AX4前來救主,風神的成績單似乎要更難看一些。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東風風神正從過去“同級別內平臺共享”逐漸發(fā)展成為“跨車型、跨級別的模塊化共用”,而基于DF1平臺開發(fā)的AX4即為其邁入產品3.0時代的首款車型,但是從實打實的成績單來看,AX4 11月份在SUV市場也只是68名的成績,難以稱得上優(yōu)秀,泯然眾人矣,這也讓業(yè)界對于東風風神在2018年的表現捏了一把汗。
現實打臉,東風風行還需勤勉務實
如果說東風風神2017年的整體表現是不進則退的話,那么東風風行則是名副其實的“大躍進”和“放衛(wèi)星”。
2017年初東風柳汽在北京舉行媒體溝通會上,東風柳州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姚利文向參會媒體表示:“2017年東風風行將會積極推進品質2.0戰(zhàn)略,全年推出10款新車,沖擊40萬輛年度銷售目標?!?/span>
然而從最直觀的銷量數字來看,東風風行2017年1-11月份的銷量僅為209669臺,僅僅完成了目標銷量的一半,相較于2016年同期更是下滑12.48%,毫無疑問,沖擊40萬臺的目標已成鏡中花水中月。
具體到相關車型上,主要是依靠SUV里的全新景逸X5、景逸X6以及耕耘MPV市場多年的菱智車型在打拼,相較于東風風神沒有拔尖車型來講,風行還算是培養(yǎng)了幾顆種子選手,以點帶面促進整個品牌的銷量和口碑提升。
不過實事求是的講,從2017年東風風行推出的一系列車型來看,還是看出了其產品2.0時代所具有的一系列優(yōu)秀基因,但是,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只有在把根基打好的情況下,才能夠暢談更偉大的目標,您認為呢?
悶不做聲,東風風度亟待改革轉型
提起東風風度,不少消費者還感到比較陌生,其實東風風度的定位和曾經的東風日產啟辰一樣,是鄭州日產推出的自主乘用車品牌,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合資自主”,其誕生于2013年,是鄭州日產商轉乘的象征。
2015年,東風風度基于奇駿的首款車型風度MX6呼之欲出,開始奏響涅槃重生的序曲。而在2016年,又重磅推出了第二款車型風度MX5,以“質造”全家大幸福為核心訴求,在“大顏值、大空間、大品質”方面顯示出獨特優(yōu)勢,更在外觀設計上全面彰顯品位,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了東風風度品牌的新認知,更是有力助推了鄭州日產在乘用車市場的發(fā)展。
不過,由于東風集團對家族里各兄弟的定位,東風風度以專業(yè)、信賴、感同身受為其品牌宣言,其中“專業(yè)”來源于二十多年成功的合資經驗,作為SUV和CDV車型概念的中國市場導入者,鄭州日產實現了日產技術的消化吸收與再創(chuàng)造,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但是,在整個2017年SUV市場競爭持續(xù)激烈的格局下,僅僅依靠兩款車型MX6和MX5廝殺戰(zhàn)場的東風風度并沒有帶來多少亮眼的成績,2017年1-11月份累計銷售0.74萬輛的成績單將其急需變革發(fā)展的現狀顯露無疑,從各方面來看,時下勢頭越來越迅猛的東風啟辰不失為其參考的典范。
“屌絲”逆襲,東風風光詮釋后發(fā)制人真諦
相比于上述幾位,東風風光的身份最為“屌絲”,因為其以前名叫東風小康,是專門做微型商用車出身的,和現在的五菱宏光是競爭對手。而進入乘用車市場后,重新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做東風風光。
從銷量來看,東風風光2017年1-11月份共計銷售256105臺,是目前整個東風大自主當中成績最好的,如果按照這個勢頭持續(xù)下去,有望沖擊30萬輛,堪稱現實版的屌絲逆襲。
事實上,說起東風風光的成功秘訣,可謂實打實的“優(yōu)生優(yōu)育”,也可以稱得上是東風風行的Plus版本。雖然自己拿不到如風神一樣的各種資源,產品線也不如風神和風行那么稠密,但是其很好的打造了兩個爆品,一個是在SUV市場排行12的風光580,一個在MPV市場排行17的風光330,正所謂一輛爆款勝過十個廢柴,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而從產品的更新換代來看,東風風光三大乘用車平臺包括FG-A、FG-B、FG-C,其覆蓋了緊湊型、中型以及中大型級別。按照官方提供的規(guī)劃信息來看,東風風光將基于各大平臺打造SUV、MPV等多種車型,未來兩年內將有7款以上全新車型上市,或許到時候真正為東風大自主代言的就是東風風光了,怎么樣,意外不意外?
涅槃重生,東風啟辰用實力為自己代言
眾所周知,脫“日”之前的啟辰一直靠東風日產的淘汰車型和平臺過活,旗下的多款車型也是直接從日產復制粘貼而來。得益于東風日產的口碑,其銷量還算不錯,2016年拿下了11.66萬輛的好成績,算是合資自主里為數不多發(fā)展優(yōu)秀的品牌了。
而2月份從東風日產正式獨立之后,啟辰面臨著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的狀態(tài),如何在短時間內重塑產品競爭力也成為擺在其面前的第一個難題。不過,從其2017年1-11月交給市場的120765輛成績單來看,離開東風日產后啟辰涅槃重生,開啟了蓬勃發(fā)展之路,同比激增17.4%在蕭條的2017年車市更加起眼。
事實上,2017年注定要載入東風啟辰發(fā)展的史冊,9月發(fā)布全新的LOGO和戰(zhàn)略,11月2日自主設計的首款轎車D60上市,種種舉措如同東風啟辰的銷量增速一樣節(jié)奏“飛快”。目前,東風啟辰的產品已經覆蓋SUV/MPV/轎車等領域,全面覆蓋大中小型市場,按照其制定的“量利兼收” 發(fā)展思路,17.88萬輛的銷售目標近在眼前,更為重要的是,從其產品展示出來的競爭力來看,2018年的東風啟辰或許能夠有所作為。
【結語】2017年的東風大自主喜憂參半,其中,以東風啟辰、東風風光為代表的品牌穩(wěn)中有升,讓人看到了后起之秀的力量,但是以東風風神和東風風行為代表的品牌卻不升反降,又為整個東風大自主的全面崛起蒙上了一層陰影。
還是從最直觀的數據來看,2017年1-11月份,整個東風大自主的五大品牌加一起實現了708323臺的銷量,拿近期增速明顯的民營企業(yè)吉利汽車相比,僅僅是其同期銷量的70%,這更加凸顯了整個東風大自主需要快馬加鞭發(fā)展的現實狀況,2018年的車市競爭將更加激烈,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也將持續(xù)加深,如何再上一層樓也成為東風大自主需要迫切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