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期,現象級電影《戰(zhàn)狼2》橫空出世,總票房超過56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的電影。電影中和吳京一起頻頻出鏡的吉普車北汽BJ40,因這部電影的大熱吸引了無數車迷關注,而冠名《戰(zhàn)狼2》的贊助商——北京汽車也成為了背后最大的贏家。作為中國六大汽車集團之一,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北汽集團)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二家國有汽車集團,僅比1953年成立的一汽集團晚了5年。之前我們曾盤點到一汽集團的合資品牌銷量居高不下,是一汽的頂梁柱。但北汽集團合資品牌的表現卻跟一汽合資相反,差點拖了北汽的后腿,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品牌和銷量均遭重創(chuàng)
北京現代前景堪憂
2002年成立至今的北京現代,多年來一直都是北汽集團合資板塊的銷量擔當。從2013年開始,更是連續(xù)4年年銷量過百萬。2016年北京現代全年銷量增幅7.5%,總銷量114萬,并實現累計銷量800萬輛。前景看起來一片美好的北京現代,一鼓作氣定下了2017年125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卻沒曾想在2017年遭遇了“滑鐵盧”。
從2017年3月份起,北京現代就開始遭遇“黑色風暴”。當月,北京現代銷量56026輛,銷量跌出了前十名。4月份總銷量為35009臺,其中賦予重望的ix35銷量1080臺,同比下降82.42%。接著5月份總銷量35110臺,6月份總銷量35049臺……
2017年上半年對于北京現代來說是恐怖的上半年,1-6月份累計銷量僅30.1萬輛,125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上半年卻只完成了24.08%,這不是讓人看笑話嗎?為了不讓自己太難看,于是北京現代將125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下調至80萬輛。
絕地反擊的北京現代為了挽回局面,在下半年先后推出了數款新車,包括全新瑞納、全新索納塔、新ix25、新一代ix35 四款重磅車型。并且從7月份開始采取降價措施,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段很有效。北京現代銷量開始逐漸回升,7月總銷量為5萬臺,8月總銷量為5.9萬臺,9月總銷量為8.5萬臺,連續(xù)4個月實現正增長。
經過下半年的努力,北京現代終于完成了將近82萬臺的總銷量,與調整后的銷量目標擦線而過,好險。雖然完成了銷量目標,但同比2016年的114萬臺,北京現代的下跌幅度達到了27.8%,可謂是斷崖式下跌。
北京現代的銷量滑鐵盧,與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處境緊密相連。除了受政治因素影響,韓系車本身也存在很多問題。新產品的換代升級跟不上市場需求,產品布局不合理,且在中國中高端市場難以突破,在中低端又受到中國自主品牌的擠壓,兩頭受堵的韓系車一直被人唱衰。
面對這種狀況,北京現代推出了本土化2.0戰(zhàn)略體系。目的是不斷提高性價比,以提升產品競爭力跟自主品牌搶占市場。據悉北京現代已經將本土化配套企業(yè)擴增至218家,本土化采購率高達96%以上。而北京現代通過國內國際優(yōu)質采購企業(yè)的整合,使成本得以有效控制,最終提升性價比優(yōu)勢。
2018年,北京現代將推出3款新車、多款改款車以及新能源車型,包括全新SUV車型“ENCINO”、全新索納塔PHEV等。這一次,北京現代很保守地將2018年的銷量目標定為了90萬輛,不再那么激進的北京現代今年能否完成銷量目標?韓系車在中國究竟還能活多久?答案誰也不知道。
降身價促銷量“名利雙收”
北京奔馳成利潤奶牛
相比北京現代在2017年遭遇的滑鐵盧,北京奔馳的表現可以說是很優(yōu)秀了。2017年北京奔馳全年累計銷量超42.7萬輛,同比漲幅近34.9%。雖然銷量基數小,但貢獻的利潤可不少。北京奔馳向來是北汽的利潤奶牛,2016年北汽集團的90%的利潤都來自于北京奔馳。
北京奔馳旗下擁有的C級、E級、GLA以及GLC 4款國產車型在中國市場頗受歡迎,為梅賽德斯-奔馳貢獻了超過70%的銷量。2017年,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市場全年累計銷售新車610965輛,同比增長25%,中國也因此成為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范圍首個突破60萬年銷量的單一市場。
國人對奔馳的熱愛,是北京奔馳銷量蹭蹭往上漲的主要原因。作為BBA的領銜品牌,三叉星在國內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中國市場上,北京奔馳產銷量已經實現了連續(xù)8年的雙位數增長,在2017年再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從具體車型來看,國人更偏愛奔馳的轎車系列。奔馳C級在2017年累計銷量為129258輛,成功拿下了豪華品牌中型車第一名的寶座。C級保持了一貫的大氣風格,經典的前進氣格柵提升了車頭質感,車側修長的線條保持了流暢感,尾部鍍鉻裝飾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奔馳E級的表現也不甘示弱,2017年總銷量為113431輛,歷經10代的奔馳E級前9代銷量累計超過了1300萬臺,是奔馳家族銷量最多的車型。在奔馳的SUV車型中,消費者更偏愛奔馳GLA級,于2017年6月上市的新一代奔馳GLA,2017年總銷量達到了68594輛。
產品的熱銷,離不開背后的生產支持。北京奔馳建成了全球面積最大、綜合性最強的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生產制造基地,梅賽德斯-奔馳將繼續(xù)加大旗下產品的國產化比例,推出更多符合中國消費者偏好的產品。此外,隨著北京奔馳發(fā)動機二工廠將于今年建成投產,整車年產銷可提升至70萬輛以上。
北京奔馳為中國市場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奔馳時代”,有全球頂尖汽車品牌戴姆勒做后盾,北京奔馳可謂是衣食無憂。2018年,北京奔馳的銷量目標為44萬輛,預計銷量增長4%左右,可以說是非常謙虛保守了??磥肀本┍捡Y是吸取了北京現代的教訓,低調低調、別太狂。
結語:同為北汽旗下的合資品牌,北京現代和北京奔馳的表現可謂天壤之別。拋開政治因素不講,北京現代似乎已完全淪2.5線品牌,成為三四五線消費的購車選擇,一方面是其品牌溢價能力已被崛起的中國品牌取代,另外一方面韓系配置低、降價快、殘值低等多重因素也是北京現代的致命問題。想要在中國市場卷土重來,北京現代已經到了徹底“洗心革面”的時候,而且刻不容緩。對于北京奔馳來講,隨著中國汽車市場消費升級的不斷提速,加之其自身的親民化路線不斷延伸,應該說好日子還在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