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出山,如果要論口碑,旗艦級芯片驍龍870反而更受歡迎?
一般來說,每年高通都會發(fā)布至少一顆旗艦芯片。比如今年的驍龍8Gen1和去年的驍龍888,分別成為2022年和2021年安卓旗艦機的標配。
然而,如果要論口碑,上一代次旗艦級芯片驍龍870反而更受歡迎!在很多內行人看來,驍龍870是一顆被嚴重低估的芯片。而搭載它的機型,往往擁有極高性價比,這是為什么呢?
1.驍龍865的加強版!性能本就強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內行人眼中,驍龍870不僅是上一代旗艦級芯片,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那就是驍龍865的加強版。它的算力本來就不弱,可以讓手機的安兔兔跑分成績達到75萬左右。搭載驍龍870的手機,同樣擁有旗艦級的性能,暢玩各種大型游戲無壓力。哪怕是面對《原神》,在開高畫質的情況下,照樣能跑出不低的幀數。
然而,驍龍870的定位是次旗艦級芯片,低于上一代驍龍888,定價相對較低。它經常出現在2K價位的手機中,比如紅米K40、realmeGT大師版、iQOO Neo5等。明明擁有旗艦級的性能,距離驍龍888僅有一步之遙,但總被人們認為是一顆中端芯片,這未免也太委屈了吧?
2.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功耗偏低是優(yōu)勢,可惜高通開始放飛自我。
上周有爆料稱,Redmi K60系列將至少有K60E、K60和K60 Pro三款,處理器也各不相同,有天璣8200、驍龍8+和驍龍8 Gen2。
對于K60E,后續(xù)還有解讀它可能最終會叫做K50s。
不過日前在GeekBench上出現一款新機,設備型號22127RK46C,也就是傳聞中的K60E。
可讓人意外的是,識別發(fā)現,該機采用的是驍龍870處理器,這和K40/K40s如出一轍,雖然驍龍870的確算是一代神U,可未免有點過于老舊了……
驍龍870這顆芯片很有意思,一開始被人人吐槽是驍龍865灰燼版。但是在驍龍888口碑不斷發(fā)酵后,驍龍870逐漸升為年度安卓神U,被視為驍龍888,甚至驍龍8Gen1的平價替代。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驍龍870雖然性能不強,但是功耗平衡,架構沒翻車,以及采用成熟的臺積電7nm工藝。驍龍870在大多數負載下都比驍龍888、驍龍8Gen1更低,直到驍龍8+Gen 1出現才被略壓一頭。
驍龍870雖已不是神U,但也是僅次于旗艦芯片、天璣8100的選擇。比起驍龍778G、驍龍7Gen1這些中端芯片,驍龍870的表現要好太多了。驍龍870的曼哈頓3.1跑分是100幀,而驍龍778G是57幀。GPU性能領先接近一倍,這足以拉開質的差距。
不過因為天璣8100機型降到了1600元價位,搭載驍龍870的機型,價格超過1500就不推薦了。接下來推薦3款驍龍870千元機,優(yōu)缺點都很明顯,看準別買錯了。
由此來看,關于K60系列家族最終的款式型號以及處理器選型,還存在不少可能,除了確定會有驍龍8 Gen2外,盧偉冰到底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還得他本人親自揭曉。
驍龍870和天璣8100處理器作為近幾年市場上的兩代“游戲神U”,很多小伙伴一直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兩款處理器。
若是單論跑分情況的話,那么天璣8100處理器自然是更勝一籌的,畢竟85萬跑分的水平較比驍龍870處理器最高75萬的水平差距還是不小的。
但用戶們使用自然是更加考慮使用起來的體驗是否出色,或者準確來說是看兩款處理器哪款更加出色。
說到綜合實力,那么免不了先要講述一下兩者的架構,其中驍龍870所采用的是高通常用的1+3+4的結構,詳細方案是一顆A77超大核(3.2GHz)+三個A77大核(2.42GHz)+4個A55中核(1.8GHz)。
而天璣8100所采用的是4+4的結構,詳細方案是4個A78大核(2.85GHz)+4個A55中核(2.0GHz),很明顯,兩者的架構是完全不一樣的。
那么我們來看看兩款處理器的Geekbench 5 cpu測試水平,其中驍龍870的單核跑分達到了1012分,多核達到了3413分的水平,功耗值分別達到了3.0W和7.9W,能耗比分別達到了337分/W和432分/W。
反觀天璣8100處理器來說單核水平為924分,多核則達到了3801分的成績,功耗值分別是2.4W和6.9W,能耗比則達到了385分/W和550分/W。
兩者相對比,天璣8100的單核跑分雖說低于驍龍870處理器,但多核超過驍龍870近400分,并且在功耗方面天璣8100更低,相對的功耗比也是遠超驍龍870處理器,很明顯天璣8100處理器在CPU方面是更強大的。
1000 多可以買到什么處理器?這個價位魚龍混雜,什么處理器都有,低端的處理器占據了大部分。我的建議是直接買驍龍 870!下面為大家推薦 3 款性價比極高的驍龍 870 手機。
基本配置:Redmi K40S 搭載驍龍 870,三星 E4 直屏,4500mAh 大電量;熱管散熱升級為 VC 散熱,性能更強,33W 快充升級為 67W 閃充,充電更快,OIS 光學防抖,進光量更大拍照成片率更高,全新設計,更輕更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