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網貸 今生后世
今年6月《北京青年報》報道了一則“裸持”事件,隨即校園網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從“裸持”事件來看,它的發(fā)生并非偶然,記者從行業(yè)內部獲知“裸持”、“賣身”等抵押貸款行為在業(yè)內已是公開的秘密。隨著越來越多校園網貸問題的曝光,這種游走在法律和道德邊緣灰色地帶的創(chuàng)新型事物,所帶來的風險和它存在的價值之間本身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各界爭議不斷。日前,針對校園網貸亂象,多地政府聯合金融監(jiān)管部門制定了嚴格的管理舉措。
存在即合理
信用卡的停止發(fā)放使得大學生們無法“提前消費”校園網貸便應運而生任何一個事物的發(fā)展,都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存在即合理?;ヂ摼W金融自產生之初就具有頑強的生命力,突出表現在四處尋找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不愿覆蓋或者尚未覆蓋的領域。其中,大學生就是一個比較集中、比較特殊的群體。由于大學生自身的經濟實力較差、金融需求單一,是一直不被傳統金融機構重視的群體。然而,對于互聯網金融而言,其龐大的人群規(guī)模和小額的金融需求都與互聯網金融十分契合,也為其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幾年前,極少有面向大學生的放貸業(yè)務,而面向大學生放款的金融機構,也于2009年7月被銀監(jiān)會叫停,禁止向18周歲以下的大學生發(fā)放信用卡,此后銀行基本不面向大學生發(fā)放信用卡。
對大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沒有穩(wěn)定的收入,需要從父母那里獲得生活費,當想要獲得更好的iphone手機、相機、電腦或者參加某項技能培訓而產生其它消費時,只能從自己的生活費中去省,以花時間攢錢的方式購買。而信用卡停止發(fā)放使得他們無法“提前消費”,對于這一群伴隨互聯網長大的大學生而言,能進入他們視線中好玩的東西比上班的人還多,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對物質的需求比80后、70后當年的要求更高。
因此,這一特殊市場被空了出來,校園網貸便應運而生。
是熱點 也是爭議
從2013年開始爆發(fā),到2014年野蠻生長,再到2015年資本大鱷進駐,大學校園似乎已經成為網絡金融信貸平臺追逐的“跑馬場”。初衷都是好的,平臺的出現,實際是給有需要的學生增加借款渠道,理想情況下,如果借貸雙方是理性的,無疑是好事。問題在于學生心性還不夠成熟,沒有收入,更不具備信用維護意識,還款意愿不高,本不是理性人群。校園網貸平臺本身發(fā)展良莠不齊,隨著內部競爭的激烈化,校園網貸為了尋找更多的空白點,實現差異化競爭,進而出現不良失范,導致問題層出不窮,學生校園網貸風險也越來越大。
事件還原
“爸,媽,兒子對不起你們,我真的撐不下去了......別給我收尸,太丟人......”,2016年3月,河南某學院一大二學生鄭某在發(fā)完短信后,選擇從青島的一家賓館樓上跳下來結束自己的生命,而導致這場悲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校園網貸。在1月22日鄭某寫的一篇長文中得知:愛看球賽的他,不僅有自己喜歡的球隊,還愛賭球,可以說得上是癡迷。因經濟條件有限,便開始通過網絡借貸來支撐他賭球。兩個月的彩票投注,總體上是贏了,那段時間他不僅給自己買新手機,還請同學吃飯,更沒身負外債。后因經不住誘惑,開始涉獵重慶時時彩,由最初的兩小時200元變成2000元,到最后還是輸光了。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及時收手。長文描述 “心想這錢都能贏回來,貸款也無可厚非”。顯然,這樣的結局是他從未想到過的。賭球越陷越深,借款越滾越大,從最初的10萬、20萬、30萬到60萬,一步步地把自己逼向了死亡的邊緣,深知自己無法償還,便以跳樓的方式結束。可他不知道,受傷最深的是他的父母,生他,養(yǎng)他的父母。而他留給父母的除了一部白色手機外,還有手機那頭催債的“借款人”,更可怕的是那冷冰冰的數字,如利劍一般,讓原本幸福的家庭從此陰陽兩隔。
2016年6月《北京青年報》報道了一則“裸持”事件:因想創(chuàng)業(yè)開網店,女大學生林某開始接觸網絡借貸,但她能借到的都是30%周利率的高利貸。林某還不起,只能再借錢還前債。為了能借到更多錢,林某同意“裸持”借貸,她手持身份證拍攝了幾張裸照和一段視頻??偣蚕?5人先后借款12萬余元,因30%周息的高利貸是一種滾雪球式的增長,在短短的4個月時間,債務就已經滾到了25萬余元。同時林某的裸照捏在3個債主手里,只要林某不能按期還錢,他們就威脅將她的裸照公布到網上,并發(fā)給她的家人和朋友。
錯在誰?
隨著媒體曝光,加之“裸持”事件的發(fā)酵,校園網貸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從“裸持”事件來看,它的發(fā)生并不是偶然,據了解,“裸持”、“賣身”等抵押貸款行為在業(yè)內已是公開的秘密。伴隨著越來越多校園網貸問題的曝光,這種游走在法律和道德邊緣灰色地帶的創(chuàng)新型事物,爭議之聲不斷涌現。
從實質上看,提供校園網貸的多數屬小型網絡借貸公司,且多為非法民間借貸組織,借貸手續(xù)不規(guī)范,不合法,并伴有利息高,暴力收賬。當借款人無法支付時,便以不法手段去威脅甚至勒索借款人的家人或者擔保人。甚至出現一些貸款平臺為了套牢學生用戶,其本身是分期平臺,卻沒有在學生用戶申請分期時主動提及,也沒有明確地告知逾期還款會造成怎么樣的后果,或者將要如何賠償。這便會讓一些學生用戶不清楚拖延還款要負擔多少,導致最后的借款像雪球越滾越大。
據業(yè)內人士陳先生透露:
校園借貸手續(xù)非常簡單,只需要學生提供身份證號碼、所在學校(學生證)、家庭住址、本人電話號碼、緊急聯系人等基本信息,便可 在線上或者線下完成合同簽署。管理方面,采取會員制:分普通會員和VIP會員。雖然也收取一定利息,但主要是通過管理費來盈利。因為借貸平臺不能像銀行一 樣賺錢,必須開發(fā)其它盈利點來賺錢,而利息差只是小部分,多數是管理費。借款管理費則按每月初始本金的0.5%收取,根據借款期限疊加,借款審核通過后, 再累計出所需要支付的管理費用,然后直接在借款里面扣除。當遇到逾期未還款的學生用戶時,便會采取催款手段:通過QQ給所有貸款學生群發(fā)逾期知、單獨發(fā)短 信、打電話、聯系貸款學生室友、聯系學生家長、警告學生本人、發(fā)送律師函、去學校找學生、在學校公共場合貼學生欠款字樣、最后群發(fā)信息給學生所有親朋好 友。鄭某生前也說到“網絡借貸平臺的人打電話給他,頻繁發(fā)短信,沒有一天讓他安生過,害得他過年也沒有回家,生怕自己貸款的事被父母知道”。
剛畢業(yè)不久的小劉對記者說:
學校隨處可見這種小紙條的宣傳廣告,尤其是在廁所、食堂、樹干上”。當記者問及看到這樣的廣告你會選擇貸款嗎?小劉回答說:“這種廣告信息,一看就是假 的,什么只要提供學生證或者身份證就可以貸款2000元,畢業(yè)之前還清即可”。 “選擇網貸的同學大部分是因為虛榮心比較重,為了買一些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外的東西,有的是急需要錢,有的確實是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痹谛I⌒τ? 者說,“至于裸持或者極端行為都是很不理智的,借貸雙方都有責任?!倍谟浾卟稍L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學生是根本不知道有這種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 放款的校園網貸平臺的存在,甚至有些老師都不了解。
“選擇網貸的同學大部分是因為虛榮心比較重,為了買一些在自己經濟承受能力之外的東西,有的是急需要錢,有的確實是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痹谛I?strong>小肖對記者說,“至于裸持或者極端行為都是很不理智的,借貸雙方都有責任?!倍谟浾卟稍L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其實大部分學生是根本不知道有這種專門針對在校大學生放款的校園網貸平臺的存在,甚至有些老師都不了解。
不管是女大學生林某通過“裸持”進行借款,還是鄭某因無力承擔60萬借款選擇跳樓,不難發(fā)現事件的發(fā)生不單單只看一方?!皳募幢阕约哼€清了高利貸,裸照也被出借人拷貝,成為隨時要挾她的一顆定時炸彈”林某在媒體前說到。然而對于她的擔心并不是毫無道理,早在裸持事件發(fā)生曝光前,已經有賣家在論壇、貼吧上公開出售“裸持資源”,其中有“裸持”出借人,中間商。一組“裸持”照片在20至30元之間,且有賣家20元打包出售64張裸持照片,其中不乏存在倒賣行為。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站在人性的角度看,人心難以揣摩,行為也無法完全控制,更是貪婪。尤其在互聯網高速運轉的當下,互聯網平臺帶來的隱秘性和透明度表明:在保護個人隱私不被侵犯的同時也在透露著自己的相關信息, 稍不注意,個人隱私便會公之于眾。借款開網店沒有錯,借款還前款也沒有錯,畢竟是個人意愿,其他人無權干涉,錯就錯在缺乏對社會的認知,和對自己行為的一個自律。在知道 “裸持”可借款5000元以上,是普通借款額度的2至5倍的情況下采取“裸持”進行借款,這一開始便是金錢的誘惑,更是不理智的行為。如果鄭某在不身負外債的時候,選擇不再去賭球,相信他的悲劇也不會上演。
路還長
2015年7月18日,央行等十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肯定了基于互聯網的金融創(chuàng)新,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和法律實質,明確指出P2P屬于民間借貸范疇,受合同法、民法通則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范,促進了互聯網金融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銀監(jiān)會向各家銀行下發(fā)了《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yè)務指引(征求意見稿)》,對網絡借貸資金存管業(yè)務中P2P的資質以及銀行存管業(yè)務的資質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2016年4月,教育部、銀監(jiān)會也聯合印發(fā)了《關于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日前,針對部分網絡借貸平臺向在校學生開展借貸業(yè)務時亂象層出的現狀,中國銀監(jiān)會、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工商總局六部門又聯合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校園網貸整治工作的通知》。
針對校園網貸問題,廣東格林律師事務所的楊河律師表示:雖然校園網貸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但由于“校園網貸”貸款無需提交擔保,無需審查任何資質,具有方便、快捷以及門檻低等特質。有的貸款平臺甚至還打出“零首付、零利息”的旗號,平臺的月利率明顯高于目前銀行信用卡分期的費列,此外,不少平臺還會收取客戶服務費率和擔保服務費率,這些費率也都是按月計算,折算以后,借款的成本相當于高利貸,對沒有固定收入的學生而言,很可能無力償還,從而致使一些援交還款、自殺等惡性后果的風險仍存在。另外,網絡金融借貸平臺同時涉及了互聯網和金融的兩大行業(yè),與傳統的金融機構不同,其是以龐大的互聯網為依托,覆蓋范圍大,涉及人數多,關系復雜,單靠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難以顧及全面。
因此,楊律師建議:
首先,行業(yè)內可以建立行業(yè)自律組織,組織學習相關法律文件、政策新規(guī)等,提升行業(yè)準入門檻;企業(yè)自身要始終堅持自律原則,嚴格遵守 網貸行業(yè)的行業(yè)準則。其次,監(jiān)管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個人征信體系,我國目前的征信系統還很不成熟,央行的個人征信系統并未覆蓋到P2P領域,導致很多借款人 在P2P平臺上的貸款信息在央行個人征信系統中無法查詢,從而造成信息不全,使得貸款不還的風險增高。加強P2P專門法律法規(guī)建設,規(guī)范平臺整體互聯網市 場建設環(huán)境。完善監(jiān)管體系建設,注重內外監(jiān)管的有效結合。最后,學生消費貸款應理性不要任性,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還款能力進行合理的貸款,在選擇網絡貸款 平臺時要謹慎選擇,選擇規(guī)模大有實力的借貸平臺,了解清楚借款的利率和其他費用,不要盲目聽信廣告所謂的“零利息”的噱頭宣傳。
而任何一個新型行業(yè)的存在必須要經歷一個逐步理性的過程,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操之過急一刀切,校園網貸的發(fā)展同樣需要這樣一個必經之路,需要政府監(jiān)管、投資者教育、輿論導向等合力讓行業(yè)走向健康發(fā)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