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來描述5G的發(fā)展?是用手機測速,還是更多的基站,更多的用戶?“我們現在還沒有新的指標,但是明顯知道原來的指標已經不再適用了。”
這是不久前,在一年一度的GSMA創(chuàng)新論壇上,當DoNews采訪GSMA大中華區(qū)總裁斯寒,有關對5G進展的描述,是否應該使用新的指標時,斯寒給出的回復。
自2019年至今,5G商用已有三年半的時間,不過相對之前“2G看文字、3G看圖片、4G看電影”,5G對個人用戶消費體驗帶來的改變,沒有太明顯,也沒有出現像移動支付、短視頻等新應用場景上的爆發(fā)。另一方面,則是業(yè)界明顯感受到的,5G在2B端發(fā)揮的價值,將要明顯超過以往每一代的通信技術。
GSMA大中華區(qū)技術總經理劉鴻完整參與了5G的標準化工作,他回憶當時做標準的時候,就希望5G要走出2C的限制,更多擁抱2B廣泛的應用場景。從全球運營商的表現來看,這一想法已經初步得到了實現。比如在中國,語音、短消息之外的“非傳統(tǒng)業(yè)務”收入增長迅速,在國外,海外運營商也在使用不同的產品組合,“比如美國一家運營商,會去兼并其他的產業(yè),它本身的屬性就是非傳統(tǒng)業(yè)務占的比重非常大?!彼购f。
在采訪中,斯寒認為,因為5G特別的屬性,要真正評價5G是否成功,應該是2C和2B并駕齊驅,而且2B的成功決定了5G是不是真正的成功了。
5G目前,很可能在2C和2B兩個方面,都沒有實現真正的成功,在2C領域,5G并沒有取代4G成為一種“剛需”,也沒有帶動某個應用場景的爆發(fā),或者虛擬現實眼鏡、頭顯設備的普及。而在2B領域,有一種大膽的假設,5G沒有真正做到把網絡能力帶動起來,即使現在談到的5.5G,時延更低,速率更快,帶寬更大。
目前來看,國內的5G套餐資費已經出現了向用戶心理預期達標的趨勢。
工信部此前指示,要求在2年內,通信運營商能做到5G套餐資費下降46%,也就是相當于1GB的5G流量費用為4.4元。
到今天,5G套餐資費也確實已經達到了這個目標,甚至還要更低。
以中國廣電為例,目前中國廣電“5G精彩套餐”最低檔收費88元/月,享受30G國內流量和100分鐘國內通話時長,入網門檻是當前四大運營商中最低的。細算下來,在中國廣電的套餐里,1GB的5G流量費用約為2.93元。
但,這個價格仍有進一步的下探空間。
近期,中國廣電還推出了“福兔相伴 廣電添彩”新春主題活動,有意在2023年繼續(xù)把5G資費打下來。
但眾所周知,簡單粗暴的價格戰(zhàn)對于運營商來說傷人傷己,必須合理調配,因此,我們看到了中國廣電在優(yōu)惠設定方面花了不少心思。
比如,中國廣電在新年延續(xù)了5G六折活動,即凡2023年3月31日前辦理“精彩”套餐及“5G精彩套餐”的用戶,且承諾在網12個月以上,均可享受六折優(yōu)惠。最低檔套餐只需23元即可“上車”,而在套餐之外,每GB的流量也僅為3元,已經是相當便宜,基于這是合約期內的價格,這也更好地幫助中國廣電穩(wěn)住了用戶。
打破能耗曲線共赴“雙碳”之約
從2G時代開始,信息通信網絡能耗不斷攀升。在傳統(tǒng)能耗曲線中,用戶在享受更好的覆蓋、更高的信息通信網絡速率的同時,運營商也在對網絡進行持續(xù)建設,而更多的基站、更廣的頻段、更大的帶寬、更強的處理能力帶來了絕對功耗的上升。信息通信行業(yè)始終致力于提升網絡的能耗效率,5G網絡單位信息流量綜合能耗比可以做到4G的10倍,這些技術的進步隨著網絡流量的不斷增長,效果也會逐漸顯示出來。
愛立信發(fā)布的《打破能耗曲線報告》認為,5G將持續(xù)擴大部署規(guī)模,但是網絡總能耗會不斷降低。具體而言,一是要改變規(guī)劃方式,專注網絡演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二是改變部署方式,逐步擴展5G,并以此為契機對現有網絡進行現代化升級改造,從而降低能耗和碳排放;三是改變運維方式,利用人工智能/機器學習(AI/ML)和自動化技術,以最少的耗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已部署硬件的性能。
當前,節(jié)能減排和綠色能源的采用已經成為全球各行各業(yè)的重要技術發(fā)展方向。德國電信技術指導與經濟高級副總裁Leif Heitzer認為:“確保對清潔、高效和可靠的電源使用進行綜合管理是可持續(xù)移動站點運營的關鍵。我們與創(chuàng)新合作伙伴一起在試驗中探索如何應用智能解決方案和功能來優(yōu)化移動站點的能源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