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電子電路時,有很多情況下電路需要不同值的電壓和電流源。例如,在為運算放大器設置預設電壓時,通常使用電位分壓器電路來獲得所需的電壓值。但是如果我們需要一個特定的電流值呢?與分壓器類似,還有一種電路叫做電流分壓器,它可以用來將閉合電路中的總電流分成幾個。因此,在本教程中,我們將學習如何使用電阻方法(僅使用電阻)構(gòu)建一個簡單的分流電路。請注意,也可以使用電感器來制作電流分壓器,兩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分流電路的工作原理
電阻器是電子產(chǎn)品中最常用的無源元件,使用電阻器構(gòu)造分流器非常容易。電流分壓器是一種線性電路,它將流入電路的總電流分開,并產(chǎn)生一個分壓器或產(chǎn)生總電流的一小部分。
根據(jù)分流法則,流過電路中任意并聯(lián)支路的電流等于總電流與對支路電阻與總電阻之比的乘積。因此,如果我們知道其他支路的總電流和電阻值,就可以通過電流分壓器定則計算出流過支路的電流。隨著我們的進展,我們會了解更多。
電流分壓器可以使用KCL(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歐姆定律輕松構(gòu)建。讓我們看看這種劃分是如何在并聯(lián)電阻電路中發(fā)生的。
在上圖中,兩個1歐姆的電阻并聯(lián)連接,分別是R1和R2。這兩個電阻器共享流經(jīng)電阻器的總電流。由于這兩個電阻之間的電壓是相同的,流過每個電阻的電流可以用分壓器公式計算出來
因此,根據(jù)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總電流為total = IR1 + IR2。
現(xiàn)在要找出每個電阻器的電流,我們使用歐姆定律I = V/R。在這種情況下,
因此,如果我們在total = IR1 + IR2中使用這些值,則總電流將為
因此,
因此,如果我們能計算出總電阻和總電流,那么通過上面的公式,我們就能得到通過電阻的電流。計算通過R1的電流的分流規(guī)則公式為
同樣,計算通過R2的電流的分流定則公式為
因此,當電阻器大于兩個時,需要計算總電阻或等效電阻,用公式求出每個電阻器的分流電流
分流電路的硬件測試
讓我們看看這個電流分壓器在實際場景中是如何工作的。
在上述原理圖中有三個電阻,它們連接到1A的固定或恒流源。所有電阻的額定值均為1歐姆。因此R1 = R2 = R3 = 1歐姆。
該電路在面包板上通過將電阻一個接一個地以并聯(lián)配置連接在電路上的1A恒流源來測試。你也可以檢查這個簡單的恒流電路,了解電流源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如何建立一個我們自己的。在下圖中,一個電阻被連接在整個電路中。
當通過電阻連接時,萬用表上的電流顯示為1A。接下來,添加第二個1歐姆電阻。電流下降到一半,每個電阻約500mA,如下圖所示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讓我們用電流除法計算一下。當兩個1歐姆的電阻并聯(lián)時,等效電阻為-
因此,當兩個1歐姆電阻并聯(lián)時,等效電阻變?yōu)?.5歐姆。因此,通過R1的電流為
同樣數(shù)量的電流流經(jīng)另一個電阻,因為R2是相同的1歐姆電阻,電流恒定到1A。萬用表顯示大約0.5安培流過兩個電阻。
現(xiàn)在電路中又連接了一個1歐姆的電阻。萬用表現(xiàn)在顯示大約0.33A的電流流過每個電阻。
因為有三個電阻并聯(lián),所以我們求出三個電阻并聯(lián)時的等效電阻
現(xiàn)在,通過每個電阻的電流,
萬用表顯示大約0.33安培在每個電阻中流動,因為所有電阻的值都是1歐姆,并且連接在電流固定為1A的電路中。你也可以看視頻在頁面的末尾檢查電路是如何工作的。
電流分壓器應用
分流器的主要用途是產(chǎn)生電路中可用總電流的一小部分。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用于承載電流的組件對實際流過該組件的電流有限制。過流會增加散熱,并降低元件的預期壽命。通過使用電流分壓器,流過元件的電流可以最小化,從而可以使用更小的元件尺寸。
本文編譯自circuitdig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