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們,最近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酒煮海帶”可殺死癌細胞、“甲醛娃娃菜致毒”、“小孩喝豆?jié){致早熟”刷屏了。小編這里也收集到很多類似的謠言哦,究竟該怎么辨別呢?海帶真有這么神奇,我們還能不能愉快地吃娃娃菜了、小孩究竟該不該喝豆?jié){……
謠言1:小孩喝豆?jié){會早熟
大家都知道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被稱為“植物雌激素”,一提到“激素”這個字眼,大家往往都很敏感,尤其擔心孩子喝了豆?jié){,會不會性早熟。答案是確定的:不會。
因為植物雌激素在人體內的作用微乎其微,大約只有雌激素的千分之一,至今極少有兒童因為喝豆?jié){引起性早熟。而且豆?jié){中大豆異黃酮的含量極低,大約為100ug/100ml,每天一杯200毫升,也就200微克。而目前嬰幼兒、兒童大豆異黃酮的推薦量為每日25毫克。所以說適量進食豆?jié){,是絕對不會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很多性早熟的孩子,深究起來,大部分孩子是飲食不合理、營養(yǎng)過剩、能量過剩、亂吃補品有關。
所以要真的擔心孩子性早熟,還不如來點實際的:
1。避免孩子在生活中接觸超越其心理年齡的內容;
2。盡量不給孩子吃營養(yǎng)保健品(包括牛初乳);
3。不要讓孩子吃過多油炸、膨化食品,盡量不喝飲料,避免能量攝入過多;
4。減少塑料制品使用;
5。避免讓孩子接觸到含性激素的藥物、化妝品。
如果小孩出現性早熟跡象,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不要盲目懷疑是由食物引起的,首先考慮是否是因疾病引起的癥狀。
謠言2:“酒煮海帶”可讓癌細胞自殺
有傳言說“因為海帶含有許多水溶性食物纖維,具有使癌細胞自殺的作用。”如果可行的話,很多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并不比海帶少。例如裙帶菜、燕麥、蘋果等水果,如果說酒煮海帶可以讓癌細胞自殺,那酒煮燕麥、裙帶菜、蘋果也都具有相同功效了。
而且傳言建議每天海帶的服用量是3~5克,不宜超過20克。按照3~5克來計算的話,我們一天吃一個中等大小的蘋果,就能獲得這些水溶性纖維。那就沒人會得癌癥,怎么可能還會有那么多的癌癥病人呢。
其實,目前臨床上證實有效的癌癥的治療方法只有手術、化療和放療等方式,而且治療癌癥的過程中是不允許飲酒的,此外海帶中雖然含有多糖、纖維,但也不能過度食用。因為不僅會導致碘中毒,同時菌藻類的植物非常容易觸及重金屬,經常食用還容易造成汞中毒。所以任何信息說XX偏方可以治愈癌癥,你統統忽略就好,不要理會。預防癌癥,還是要注意三餐營養(yǎng)均衡、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以及充足的睡眠。
謠言3:娃娃菜里有甲醛,對身體有害
娃娃菜幫薄甜嫩,味道鮮美,深受大家喜愛。一般情況下,從外觀上很難對“甲醛菜”進行辨別。不過,噴灑過甲醛的蔬菜會有刺鼻的氣味,因此,從氣味上可以識別出“甲醛菜”。甲醛確實對人體有害,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家癌癥研究機構把甲醛列為1類致癌物,如果長期接觸甲醛,是非常有害健康的。
那短期內接觸甲醛,有害嗎?短期接觸,會引起以下危害:
1。甲醛對呼吸道及皮膚的刺激,出現流淚、干咳、喉嚨刺痛、惡心等反應;
2。過敏反應,大多數是輕微的皮疹、瘙癢。
也就是說甲醛無論長期還是短期接觸,都對人體有害,那這娃娃菜里有甲醛嗎?
網上流傳某地流入非法添加甲醛的娃娃菜的消息,請注意是“非法添加”,也就是說,娃娃菜本身不含有甲醛,而是一些不法商販,為了防止蔬菜腐爛變黑,人為添加了甲醛??赡芤恍﹫蟮赖臉祟}直接寫的是“甲醛白菜”、“甲醛娃娃菜”,讓消費者誤以為娃娃菜或者白菜里含有甲醛。
此事發(fā)生后,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專門發(fā)通知指出,嚴禁經營者將甲醛作為農產品防腐劑使用,對發(fā)現使用違禁物質、超范圍超劑量使用添加劑保鮮防腐的違法行為,要堅決依法查處。
所以如果我們能確保娃娃菜的來源,去超市或者有保障的商場去購買,一般就不會買到“甲醛娃娃菜”。建議大家在購買蔬菜時,不要盲目追求賣相,食用時最好剝掉外面一層,再用清水洗幾遍。時間允許的話,最好將菜泡約半小時。
謠言4:糖尿病人不能喝牛奶?
研究顯示:1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與不同時間給予嬰兒固體輔食或配方牛奶等有關。那這是否在提示我們,嬰兒時期喝配方牛奶會增加未來患1型糖尿病的幾率呢?
在我國,90%~95%的糖尿病患者都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大約只占糖尿病患者的5%,而且多于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起病。而這5%當中又有多少人是因為喝配方牛奶導致罹患1型糖尿病的呢?恐怕少之又少。
事實上,1型糖尿病的發(fā)病原因極其復雜,其發(fā)病原因到現在還沒有研究清楚,關于飲食當中牛奶與1型糖尿病的多項研究結果并不一致。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1型糖尿病診治指南》關于此問題給出的結論是:目前流行病學調查結果尚無定論支持或反對嬰兒早期牛乳喂養(yǎng)是1型糖尿病發(fā)生的危險因素。
但目前已經證實的是:一系列病毒感染,如柯薩奇病毒、流感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與誘發(fā)1型糖尿病有關。所以如果說確實要預防1型糖尿病,一個更可行的辦法就是避免病毒及細菌感染,適時接受相關的疫苗可以減少或緩解環(huán)境觸發(fā)所致的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