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 Michael Sayman 的到來,F(xiàn)acebook 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還讓他飛去與 CEO 扎克伯格見面。
不要以為 Sayman 是什么空降的高管。17 歲的他剛剛高中畢業(yè),而 Facebook 給他的職位是暑期實習生。硅谷的人才爭奪戰(zhàn)的激烈程度從彭博社的這番文字可見一斑。
由于人才爭奪激烈,許多硅谷公司為了取得優(yōu)勢紛紛不惜代價,采取了從高中招聘實習生及提高新員工津貼等手段。不僅 LinkedIn、Facebook 等上市公司向 Sayman 這樣的大學新生發(fā)出暑期實習邀請,包括 Airbnb 在內(nèi)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也紛紛招聘小至 16 歲的年輕人當實習生。許多技術公司還定期舉辦各種編程馬拉松和競賽活動,試圖從中尋覓到合適的人才,這些活動中往往也活躍著那些年輕人的身影。
17歲的Michael Sayman,擁有50萬玩家的手機游戲4Snaps的作者
硅谷青睞高中生一方面是因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能力強。隨著在線教育和 Web 社區(qū)的普及,許多高中生無需計算機學位即可學會移動應用編程。此外也與其以年輕人為導向的文化有關,尤其是在移動時代,技術公司年輕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創(chuàng)業(yè) 10 年的扎克伯格儼然成了一位“老人”。但這也引發(fā)了技術公司的危機感。在創(chuàng)業(yè)潮的熏陶下,許多年輕人寧愿自己創(chuàng)辦企業(yè)也不愿加入大公司。顯然,Summly創(chuàng)始入 Nick D’Aloisio 17 歲就當上百萬富翁給了他們無限的激勵,而PayPal幫的 Peter Thiel 每年給年輕人10萬美元讓他們輟學追求自己的愛好則更加令技術公司的人力經(jīng)理不安。
技術公司高管把對人才的重視更是提高到了戰(zhàn)略的高度。LinkedIn CEO Jeff Weiner 指出,人才是該公司的第一運營要務和最重要的資產(chǎn)。
17歲的Nick D’Aloisio,自動新聞摘要應用Summly的創(chuàng)始人
當然,這些公司不僅僅是嘴上說說而已。根據(jù)找職業(yè)交流社區(qū) Glassdoor 的統(tǒng)計,美國實習生薪資最高的 10 家公司里面有 9 家都是技術公司。提供免費住房、交通及 6000 美元以上薪資已是工程實習生的標準待遇。這樣的待遇對于 19、20 歲的年輕人來說簡直可以用瘋狂來形容。
但是招收這種年紀的人當實習生也會面臨“童工”使用問題。比方說,加州法律要求招收 18 歲以下工人必須獲得許可。此外由于這些年輕人尚在父母監(jiān)管范圍,所以很多事情少不了要把他們的父母牽涉進來。
不過并非所有公司都想要年輕實習生。Google 就要求實習生至少是大學新生,同時也鼓勵這些實習生完成學業(yè)。究竟哪一種做法才是正確的呢?互聯(lián)網(wǎng)不斷地給我們制造機會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