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鹽湖城時間11月17日下午1:20時許(北京時間18日凌晨4:20時許),2016年度“戈登·貝爾”獎的謎底終于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國際超算大會(SC16)上揭曉。此前被寄予厚望的中國團隊不負眾望,中科院軟件所楊超研究員與清華大學副教授薛巍、付昊桓等人聯(lián)合北師大組成的研究團隊憑借在“神威·太湖之光”上運行的“全球大氣非靜力云分辨模擬”應用一舉摘得該項錦標,實現(xiàn)了我國高性能計算應用成果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戈登貝爾獎獲獎
得知獲獎后的楊超
“熱烈祝賀楊超師弟、薛巍、付昊桓等團隊!祝賀神威太湖之光研制團隊!”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yè)委員會秘書長張云泉第一時間發(fā)朋友圈送上祝賀,并高興地稱:“2016年可以稱作‘中國超算年’!”
此次全球共有6項應用成果入圍“戈登·貝爾”獎最終提名,其中3項都是依托“神威·太湖之光”完成的。其余2項應用分別為國家海洋局海洋一所與清華大學合作的“高分辨率海浪數(shù)值模擬”和中科院網(wǎng)絡中心的“鈦合金微結(jié)構(gòu)演化相場模擬”。
設立于1987年的“戈登·貝爾”獎被稱為“高性能計算領域的諾貝爾獎”,是國際高性能計算應用領域的最高學術獎項,由美國計算機協(xié)會與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xié)會聯(lián)合頒發(fā)。戈登貝爾獎通常會在當年TOP500排行名列前茅的計算機系統(tǒng)的應用獲得。比如,美日研究人員憑借運行在美國“泰坦”超級計算機、日本“京”超級計算機上的應用,都曾經(jīng)連續(xù)獲得該獎項。而事實上,近30年來,該獎項一直被美國和日本壟斷。
超算應用水平是一國超算軟實力的象征。一舉拿下了戈登貝爾獎,表明了我國超級計算應用軟件研制水平和應用水平已得到顯著提升。
另據(jù)SC16大會消息,在大會期間舉行的大學生機群大賽中,中國科技大學安虹團隊取得了總成績與HDL的雙料冠軍,“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