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稱,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學子公司Verily正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社區(qū)消滅蟲害,尤其是減少一種叫做“埃及伊蚊”物種對人們可能帶來的致命危害。
據悉,Verily已經在一個名為“除蟲”的項目(Debug Project)上秘密工作了數(shù)年時間,其目的是為了減少一種叫做“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在美國以及其他地區(qū)的數(shù)量,而這種蚊子會傳播包括登革熱、黃熱病、寨卡等一些致命病毒。
消息稱,Verily旗下不斷壯大的蚊子生物學家以及計算機團隊正在努力研究一種“昆蟲不育術”(sterile insect technique),即通過讓這些蚊子不孕不育的方式而控制其存活數(shù)量。具體來說就是,該團隊會有意將沒有生育能力的雄性埃及伊蚊釋放到野外跟雌性交配,而它們產出的蟲卵則無法孵化。對于一些生活范圍非常有限、且一生只會交配一次的蚊子種類而言,這一方式通常是最有效的數(shù)量控制手段。
對于原本隸屬于谷歌(微博)旗下Google X研發(fā)部門的Verily來說,主攻這一領域似乎有些令人意外。但Verily工程副總裁、前Google Chrome工程副總裁里努斯-厄普森(Linus Upson)表示,自己早在普林斯頓的研究生時期就對此類問題的研究非常感興趣。
“我是在那個時候知道了蚊子導致了許多人的死亡,這一原因導致的致死人數(shù)甚至僅僅落后于車禍。”厄普森說道。
需要指出的是,Verily的這一“昆蟲不育術”同時調用了機器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computer vision expertise)來自動識別“埃及伊蚊”的性別。而在此之前,研究人員通常需要人工對它們的性別進行區(qū)分,這一方式不僅耗時巨大、且錯誤率較高。
不過,近期也有許多人對于通過改變昆蟲生物結構達到數(shù)量控制的方法表達了擔憂。在此前美國佛羅里達州寨卡病毒蔓延期間,一家名為Oxitec的生物技術公司就介紹了一種在散播寨卡病毒的埃及斑蚊體內植入“殺手基因”(殺手基因能讓埃及斑蚊幼蟲的生命縮短,從而讓病媒蚊數(shù)量銳減)來阻止寨卡病毒散播的方法,但有許多當?shù)鼐用穸紝Υ吮硎玖朔磳?,他們擔心這是生物技術公司未來人體試驗的一部分。
在博客中,Verily透露自己正在研發(fā)自動飼養(yǎng)和釋放這種雄性蚊子的原型產品,同時正在開發(fā)可以追蹤蚊子種類、種群的新型傳感器。
賓州州立大學昆蟲學和疾病流行病學副教授賈森-瑞根(Jason L. Rasgon)認為,如果Verily能夠在學術論文里展示這項技術的準確性,這一方式或許能夠在全世界范圍被廣泛采納。
“任何自動的、增加精確性,且不會意外釋放雌性埃及伊蚊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不過,厄普森也承認Verily正在研發(fā)的控制手段仍然遠遠沒有達到完美的標準。他表示:“目前,我們仍然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但我們完全可以在判斷蚊子性別的時候實現(xiàn)較高的準確率。”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這一“除蟲”項目外,Alphabet旗下生命科學子公司Verily還在展開許多同人類生命健康相關的研究和項目。比如,Verily去年宣布與英國最大制藥商葛蘭素史克建立一家名為“加爾瓦尼生物電子學公司”的合資公司,專攻生物電子醫(yī)學(bioelectronic medicines)領域。而且,該公司還正攜手瑞士制造商諾華開發(fā)嵌入葡萄糖傳感器的智能隱形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