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推出一項重大技術創(chuàng)新——強大的完全可編程的矢量處理器,用于解決移動通信中的集成性、靈活性及標準問題。恩智浦的嵌入式矢量處理器(embedded vector processor,evp)使移動設備能夠支持多模式與多標準的平臺,同時還能夠兼容各種層出不窮的電信標準。這對正處于從3g向4g過渡時期的手機制造商來說尤為關鍵。 恩智浦半導體首席技術官rene penning de vries表示:“我們正從3g向4g演進,各種無線信道的融合層出不窮,這些模塊的逐漸累積將導致系統(tǒng)芯片無法負荷。所需模塊的尺寸不僅難以容納,它們集成后的功耗也會降低電池的使用壽命,而且芯片容量的增加會對成本造成沖擊?!?為滿足終端用戶渴望盡最大可能保持互聯需求要求單部手機支持gsm、edge、umts、hsdpa、藍牙、wimax、uwb、fm、wifi、nfc等多種標準。因此,不僅要容納更廣的頻率與更多的標準,而且還應帶有面向寬帶應用的mimo天線。這種集成意味著每部手機中的射頻元件數與天線數均不斷增長,從而給體積、并存和功耗方面帶來了難題。這也就是恩智浦半導體提出的“豪豬問題”(porcupine problem),用以形容各種各樣的天線被加到移動通信系統(tǒng)上,仿佛豪豬背上的刺。 為解決豪豬問題,恩智浦設計新的方案,它根據數據速率劃分三類射頻電路。例如,低端射頻電路包括一個處理近距離無線通信(nfc)、藍牙、zigbee、wibree和uwb的聯合rf芯片;中等射頻電路是一個用于蜂窩通信的可重配置rf通道;而對高數據速率則采用一種可重配置的rf通道,用于wifi、wimax和lte等高帶寬應用。 這一方案的關鍵是使高度并聯的嵌入式矢量處理器(evp)為可編程的調制解調器提供運算數據。這種可編程矢量處理器完善了傳統(tǒng)的dsp與arm內核。今年,evp將可用于嵌入ic,并最終出現在將于2008至2009年度發(fā)布的幾款恩智浦半導體產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