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企業(yè)都有自己的存儲數據庫,那這些怎么存儲就是一個技術難點,需要運用到各項技術,比如存儲技術。在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技術的創(chuàng)新總也趕不上客戶業(yè)務需求的變化,兩者中間似乎總有一道填不平的鴻溝,這也是讓客戶感到郁悶的地方。IDC的研究顯示,今天的企業(yè)正在向數字化轉型的深水區(qū)邁進,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關鍵工作任務負載將逐漸遷移至云端。
IBM z15的推出能夠幫助客戶掀開數字化重塑的“第二篇章”嗎?答案是肯定的。IBM z15通過提供一個超安全、敏捷和持續(xù)可用的平臺,幫助企業(yè)在數字化轉型中邁出下一步。
如今《財富》100強企業(yè)中有三分之二都在使用IBM Z。借助IBM z15,客戶可以獲得更多的收益和彈性:首先是擴展的彈性,IBM z15每天可處理高達1萬億筆網絡交易,支持大型數據庫,在單臺z15系統(tǒng)中橫向擴展至240萬個Linux容器,與裸機x86平臺相比,運行相同的網絡服務器負載,每個z15 LPAR(邏輯分區(qū))上的Linux容器,最多可以多出2.3倍。
其次是縮短時延,使用企業(yè)數據壓縮集成加速器(Integrated Accelerator for z Enterprise Data Compression ),在加密前壓縮安全的網絡交易數據,而不是用傳統(tǒng)的軟件壓縮的方式,可將IBM z15上運行的延遲減少到三十分之一,CPU效率提高28倍;最后是性能的增強,與IBM z14相比,IBM z15的內核增加12%,內存增加25%,可以充分滿足企業(yè)數字業(yè)務的處理需求。
1982年,巴西Bradesco銀行推出了巴西首個在線活期賬戶更新模型,并進行了巴西首次遠程銀行處理。這兩項創(chuàng)舉都是在IBM主機平臺上實現(xiàn)的。今天,該銀行的所有核心數據依然運行在IBM主機上?;贗BM z15提供的強大處理能力、彈性、安全性和靈活性,能夠更快地為客戶提供新產品和新服務。IBM主機的彈性由此可見一斑。
在云的世界里,IBM主機的彈性、靈活性依舊不可小覷。IBM Z的一個定位是安全的混合云策略的中心點。比如,IBM z15包括的z/OS Container Extensions與z/OS Cloud Broker兩項功能,可以幫助開發(fā)人員更方便地構建和管理云應用程序。
IBM之前已經宣布,將在IBM Z和LinuxONE上支持紅帽O(jiān)penShift平臺。借助基于IBM Z和LinuxONE的Linux上支持云原生開發(fā)的集成工具和功能豐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這項服務將加快實現(xiàn)更高的可移植性和靈活性。云開發(fā)人員可以利用OpenShift部署z/OS應用程序,而不需要掌握特殊的Z技能。通過將這些產品和服務與IBM卓越的企業(yè)平臺IBM Z和LinuxONE結合,可以更好地打造安全開放的混合多云平臺,進一步釋放IBM z15的彈性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