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科技部組織專家在北京對由上海微系統(tǒng)與信息技術研究所主持承擔的國家重大科學計劃項目“基于納米結構的相變機理及嵌入式PCRAM應用基礎研究”進行了驗收。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侯建國院士、中山大學校長許寧生院士等十多位專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主管領導,以及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長、項目首席科學家封松林研究員,上海微系統(tǒng)所所長助理宋志棠研究員、北京工業(yè)大學韓向東教授等參加了驗收會。
驗收會由白春禮主持。封松林研究員首先從相變存儲器總體介紹、項目總體目標及組織管理、任務目標完成情況與代表性成果、研究隊伍與人才培養(yǎng)及項目實施效果五個方面作了總體匯報。宋志棠研究員與韓向東教授分別介紹了代表性成果。匯報結束后,與會專家領導仔細觀摩了由項目團隊自主研制得8M相變存儲器試驗芯片的音頻演示系統(tǒng),并聽取了該芯片錄制的《東方紅》歌曲,白春禮還進行了現(xiàn)場演示錄音。隨后,與會專家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
與會專家認為,在本項目的支持下,經過承擔單位科研人員五年的攻關,該項目在新型相變材料、納米加工工藝、新型器件結構與模擬仿真、外圍驅動電路設計、工藝集成與選通驅動器件優(yōu)化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突破,打破了國際大公司對該領域的壟斷,所取得的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為相變存儲技術實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化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項目實施過程中,牽頭單位通過與其它科研院所、國際知名企業(yè)的緊密合作,開辟了一條產學研相互配合,充分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形成強大研究、開發(fā)與生產能力的新途徑。